[发明专利]葡萄生物防霉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4250.4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梅;刘霞;乔丽萍;庞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捷盛东辉保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52 | 分类号: | A23B7/152;A23B7/148;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39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 生物 防霉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采后保鲜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提葡萄生物防霉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采后极易受到微生物病害,尤其是由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交链孢霉引起的(Alternaria spp.)引起的黑斑病,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引起的黑粉病以及由青霉(Penicillus spp.)引起的蓝霉病,匍枝根霉(Rhizopus spp.)引起的窝巢状腐烂。灰霉葡萄抱引起的灰霉病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果蔬上最常见和普遍发生的病害,是鲜食葡萄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灰霉菌能够在低温条件下(0℃)生长,靠产生大量的灰色分生孢子进行传播,与其它采后病原真菌相比,具有潜伏侵染和低温致病的优势。同时,其还具有繁殖快、遗传变异大和适合度高的特点。
我国鲜食葡萄年产量多,但贮藏量仅为产量的3.8~4.5%,远低于全国水果的平均贮藏指数,葡萄属于多汁柔软的浆果,极易在采收、运输、贮藏和销售的过程中受到机械伤害,发生微生物病害,因此,鲜食葡萄的采后损耗也极为严重。鲜食葡萄保鲜差距和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葡萄保鲜主要依靠低温与化学药剂防腐,化学防腐剂的施用导致致病菌的抗药性增加以及造成的残留安全性问题受到权威机构的质疑与限制。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型的保鲜方法与配套技术。
本发明采用生理病理与温度、湿度、气体、生物防腐剂五大因素联控防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保鲜时间长,方法简单的高生防拮抗菌剂的红提葡萄防霉保鲜方法。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葡萄生物防霉保鲜方法,包括葡萄的分选、SO2熏蒸、防霉剂施用、CA贮藏,步骤如下:
⑴葡萄的分选:
采收成熟度较高,全红色,并且含糖量14%以上的葡萄,用果剪剔除有机械伤、破损、霉腐变质的果粒,0℃±1℃库体贮藏间内预冷12h;
⑵SO2熏蒸:
采用SO2低剂量首次300ppm熏蒸10小时,杀灭田间病原菌,葡萄霉菌量低于100spores/kg;
⑶表面喷施,在葡萄表面喷施生物保鲜剂,生物保鲜剂的配方如下:重量份数
100份无菌水中加入海藻糖1~3份、甘油4~5份、环氧大豆油3~4份和壳聚糖0.2~0.4份,5~10份的几丁质酶、5~8份的角质酶、8~10份的纤维素酶。
生物保鲜剂复性剂的制备方法:
100份无菌水中加入海藻糖1~3份、甘油4~5份、环氧大豆油3~4份和壳聚糖0.2~0.4份,并500~600r/min搅拌1-1.5小时,使其完全溶解,5~10份的几丁质酶、5~8份的角质酶、8~10份的纤维素酶,500~600r/min搅拌20~30分钟混匀,所制备生物保鲜剂置于0℃~4℃条件下保存;
复性剂为:将0.5~0.6份Mg2+、0.3~0.5份的Mn2+,并用10份的0.1mol/L磷酸缓冲液,充分混匀,调节pH 7.2~7.9,以提升酶活性;使用时活化保鲜剂后喷施于果蔬表面,自然晾干后于适宜温度、湿度和气体条件下贮藏。
⑷贮藏:
采用厚度为0.03mm葡萄PVC专用透湿保鲜袋,将保鲜袋扎口于0℃±1℃贮藏;包装袋内O2浓度2%~3%,CO2浓度1%~5%,湿度控制在90%~95%。
而且,所述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⑴由苏云金芽孢杆菌CICC 23702产生几丁质酶:
采用磁化水代替蒸馏水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中加0.8~1.0%的Mg2+、0.3%~0.5%的Mn2+以及0.2~0.3wt%的几丁质配成高产几丁质酶的诱导培养液;在红光条件下,加入30~40mL的增殖诱导培养基培养4d,复合诱导苏云金芽孢杆菌高产几丁质酶,培养液采用超声频率为15KHz-20KHz的超声波进行细胞破碎并纯化以敲除几丁质酶杂基,然后5000r/min低温离心20min后收集上清液,调节pH5.5~5.8至该几丁质酶等电点,沉淀提取分离;
⑵由从葡萄中分离的灰霉诱导产生角质酶、纤维素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捷盛东辉保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捷盛东辉保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42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红薯腐烂的贮藏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心火龙果的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