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esurf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7079.8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40133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esurf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Resurf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衬底;2)在所述衬底内对应于后续要形成N型轻掺杂漏区的区域内形成浅槽区域;3)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栅极结构;4)在所述衬底内形成沟道区域;5)在所述衬底内形成N型轻掺杂漏区;6)在所述沟道区域内形成源极,并在所述N型轻掺杂漏区内形成漏极。通过在衬底中的N型轻掺杂漏区内形成浅槽区域,可以缩小芯片设计尺寸,可以在充分降低栅极结构下方的电场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器件表面的电场强度,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Resurf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Resurf(Reduced SURface Field,降低表面电场)半导体器件包括:硅衬底10、位于所述硅衬底10内的沟道区域11、位于所述硅衬底10内且与所述沟道区域11相邻接的N型轻掺杂漏区12、位于所述硅衬底10表面的栅氧化层13、位于所述栅氧化层13表面的多晶硅栅极14、位于所述沟道区域11内的源极15、位于所述N型轻掺杂漏区12内的漏极16、位于所述沟道区域11内且位于所述源极15远离所述多晶硅栅极14一侧的重掺杂源极区17、位于所述栅氧化层13及所述硅衬底10表面的介质层18、位于所述源极15及所述漏极16表面的引出电极19,其中,所述源极15及所述漏极16均为重掺杂区域。
然而,传统的Resurf半导体器件存在栅极下方电场较高、表面电场强度较强、器件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esurf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Resurf半导体器件存在的栅极下方电场较高、表面电场强度较强、器件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Resurf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衬底;
2)在所述衬底内对应于后续要形成N型轻掺杂漏区的区域内形成浅槽区域;
3)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栅极结构;
4)在所述衬底内形成沟道区域;
5)在所述衬底内形成N型轻掺杂漏区;
6)在所述沟道区域内形成源极,并在所述N型轻掺杂漏区内形成漏极。
作为本发明的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在所述衬底内对应于后续要形成N型轻掺杂漏区的区域内形成浅槽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2-1)在所述衬底内对应于后续要形成N型轻掺杂漏区的区域内形成浅槽;
2-2)在所述浅槽内填充氧化物以形成所述浅槽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形成的所述浅槽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浅槽区域间隔排布。
作为本发明的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形成的所述浅槽区域的深度小于所述N型轻掺杂漏区的深度。
作为本发明的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浅槽区域的深度为1μm~5μm。
作为本发明的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栅极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3-1)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栅氧化层;
3-2)在所述栅氧化层表面形成多晶硅栅极。
作为本发明的Resurf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6)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胶生产的双离心搅拌装置
- 下一篇:硅钙板加工混料料斗传送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