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4101.0 | 申请日: | 2016-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甘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威客双创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机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程序控制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程序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具有的灵活、柔性生产的特点,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力成本增加、安全保护要求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也随之提高,因此工业机器人会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制造过程一直是机器人一个传统的应用领域,批量产品的持续生产加工需求为机器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在面向未来制造过程的生产单元中,机器人不仅仅被要求能进行简单的重复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作为一个高度柔性、开放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的可编程、可重构制造单元融合到制造业系统中。
工业机器人完成的典型任务通常具有重复性,并且经常发生在已知的环境中。这些任务需要通过机器人示教程序来完成。根据工业机器人自身特点,机器人在进行示教和示教检查后,生成机器人示教程序,然后示教再现阶段进行自动作业。
在机器人的作业过程中,有时候会由于错误、干扰等在操作途中紧急停止。当发生紧急停止后,可能需要使机器人在特定时间内返回待机位置,从而在恢复作业时从待机位置重新执行机器人的作业。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中是通过使机器人沿着示教程序中的示教路径的示教点反向地返回,如发那科株式会社在CN100408277C发明专利中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这样的路线,能够确定机器人的返回路径,但是由于示教路径往往是较为曲折,沿着路径返回可能耗时较长,并且经过的路径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返回时发生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工业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在机器人紧急停止时,通过与常规路径不同的复位路径回到复位点,并且减小复位过程中发生干扰的可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臂,其用于对于二维平板型焊接平面进行焊接;环境存储部,其存储焊接面周围物体配置信息;路径记录部,其存储预设包括多个路径点以及路径动作的机器臂路径,机器人基于该机器臂路径能够进行无干扰的操作;到达确定部,其在机器人到达路径点后确认;动作完成部,其在机器人完成路径点的动作后确认;最近点记录部,其在机器人完成当前路径点的动作后记录该路径点的位置和动作;复位程序生成部,其在机器人紧急停止时生成使机器臂返回复位点的复位程序。
优选的,还包括重启程序生成部,其基于复位程序以及机器人紧急停止时的状态,生成使机器人恢复运行的重启程序。
优选的,还包括高度确定部,其基于所述环境存储部存储的焊接平面周围物体配置信息确定障碍物最高点;在机器人紧急停止时所述复位程序生成部使用所述障碍物最高点信息生成复位程序。
优选的,在机器人紧急停止时,所述复位程序生成部基于到达确定部确定机器人是否在路径点上:(1)如果机器人在路径点上,确定第一路径为该路径点到安全高度点,所述安全高度点位于路径点上方,为使机器人最低点的高度高于所述障碍物最高点的高度;第二路径为安全高度点到复位高度点,所述复位高度点的高度与所述安全高度点高度相等,位于复位点上方;第三路径为所述复位高度点到所述复位点;所述复位程序生成部基于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以及第三路径生成复位程序;(2))如果机器人不在路径点上,基于最近点记录部记录的最近点的位置,确定第一路径为当前位置到最近点的位置;第二路径为最近点的位置到该最近点上方的安全高度点的位置;第三路径为安全高度点到复位高度点,所述复位高度点的高度与所述安全高度点高度相等,位于复位点上方;第四路径为所述复位高度点到到所述复位点;所述复位程序生成部基于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以及第四路径生成复位程序。
优选的,所述复位高度点与所述机器人路径不处于同一平面,并且所述复位高度点的高度高于所述机器人路径所在平面。
优选的,包括停止时间计数部,其在机器人紧急停止时进行计数,当计数时间高于阈值时,控制所述机器人臂基于复位程序返回复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威客双创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威客双创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4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可控型软体机械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