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6296.0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江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39/39;A61P35/00;A61P31/12;A61P37/04;A23L33/10;A61K3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45650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药物组合物,主要由枯草颖肽素和核酸类物质组成,枯草颖肽素在组合物中的质量含量为0.01~98%。本发明将枯草颖肽素和核酸类物质配合使用发现,枯草颖肽素具有增强核酸类物质的活性的特点,两者相互配合,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疫苗佐剂相关的药物,和/或其它药物、抗原或佐剂复配形成组合物用于治疗相关疾病达到更好的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的作用;并且与核酸类物质的配基相比,枯草颖肽素具有毒性小、效果明显的特点,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还具有毒性小、效果明显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980年,Nusslein-Volhard等在研究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了Toll样受体基因[Nusslein-Volhard C,Wieschaus E.,Nature,1980,287(5785):795-801],目前,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人TIRs家族成员有11个。机体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细胞可表达TLR。借助TLR识别LPS、GpG-DNA、肽聚糖、脂蛋白以及分支杆菌的细胞壁成分等具有PAMP的分子,树突细胞被活化而成熟,提供获得性免疫的共刺激信号。因此TLR是微生物成分引起树突细胞活化的桥梁。Toll样受体对获得性免疫应答类型具有调控作用。多数TLRs活化后可以诱导抗微生物防御系统,产生IL-1β、IL-6和TNF以及趋化型细胞因子,从而调节机体Th1和Th2两种方面的平衡。
具体地说,TLR3、TLR7/TLR8、TLR9在病毒核酸成份的刺激下,诱导机体产生I型干扰素,后者发挥抗病毒免疫作用。TLR3受体的配基为dsRNA,具体为Poly IC,TLR7,TLR8的配基为ssRNA,TLR9的配基为单链DNA序列,包含有未甲基化的CpG序列。
TLR3可通过MyD88依赖途径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1、TNF-α、IL-6和IL-12的表达,参与非特异性抗病毒反应,同时通过MyD88非依赖途径诱导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以及IFN-β、IP-10等抗病毒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诱导DC的分化成熟以及抗病毒免疫反应[Doyle SE,O'Connell R,Vaidya SA,Chow EK,Yee K,Cheng G.Toll-like receptor3mediates a more potent antiviral response than Toll-like receptor 4.JImmunol.2003;170(7):3565-71.]。TLR3在树突状细胞的某些亚群里表达,如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在某些上皮细胞中也有表达,并在头颈部鳞癌细胞中高表达,TLR3受体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不一样,在人肺上皮细胞,头颈部鳞癌细胞,DC细胞中的TLR3受体只表达在细胞内部,所以它的配体外源性dsRNA(Poly IC)必须内在化后才能与Toll3受体作用[Muzio M,Bosisio D,Polentarutti N,et al J Immunol2000,164(11):5998-6004]。
TLR9是治疗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一个有前景的药物靶点。TLR9存在于溶酶体的能识别细菌和病毒的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UnmethylatedCpGdinucleotides,CpG—DNA)的免疫模式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引起树突样细胞(DCs)、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产生早期免疫反应。TLR9相关CpG序列寡DNA分为3种,A型,B型和C型,A型以含有CpG二核苷酸的回文序列为核心,两端为Poly G尾巴,这类CpG能够通过回文序列和Poly G形成高级结构,能够活化pDC(p 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诱生大量的I型干扰素(IFN-α),但对B细胞作用较弱。B型CpG-ODN以含有TCGTCG和GTCGTT为特点,对B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但不能活化pDC。C型CpG序列功能处于两者之间,既能活化pDC又能活化B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江,未经郭文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