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桑葚酥点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02706.8 申请日: 2016-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660793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吴晓伟;刘汉珍;司萍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21D13/08 分类号: A21D13/08;A21D2/36;A21D2/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10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即食 桑葚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食桑葚酥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桑葚质油润、肉厚、色紫红、糖分足,酸甜适口,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 之一。桑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灰分、胡萝卜 素、核黄素、维生素E、钾、锌、铜、硒、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 等。中医学认为桑椹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息风,具有主治心悸失眠、头晕目眩、 耳鸣、便秘盗汗、瘰疬、关节不利等病症。桑葚有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肌肤, 使皮肤白嫩及乌发,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 化,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等作用,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

经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桑葚风味即食酥点产品开发的相关公开记载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桑葚酥点及其制作方法,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营养保健 功能的方便食用的风味食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桑葚酥点,制作桑葚酥点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

小麦粉300份,糯米粉200份,鲜桑葚果50~100份,白糖40~60份,食 盐1份,蜂蜜5~10份,桑葚食用香精1~2份,橄榄油3~5份。

所述的即食桑葚酥点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将配比重量的小麦粉、糯米粉混合,平铺烤盘中,入烤箱,用120~ 150℃的温度烤熟,用80~100目筛网过筛,待用;

(2)将配比重量的鲜桑葚果清洗干净切碎,加配比重量的蜂蜜、白糖和食 盐在4~6℃环境下密封腌渍1~2h,然后密封隔水蒸至熟烂,冷却至4~6℃, 静置2~4h捣成桑葚果泥,用80~100目筛网过筛,待用;

(3)将步骤(2)的桑葚果泥、步骤(1)烤熟的小麦粉和糯米粉、配比重 量的桑葚食用香精和橄榄油混合,搓匀,用模具成型,送入烤箱内110~120℃ 烘烤20-30分钟,冷却,真空包装,即得即食桑葚酥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的桑葚果经低温腌渍、蒸熟过滤后,质地更细腻,口感更加香 甜,桑葚过得香味更加浓郁,同时提高了桑葚果中营养素的吸收率,适当添加橄 榄油,增加香气。

(2)本发明中的小麦粉与糯米粉经烘烤,不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 增加了粉质物质的香味和酥松质感,回味悠长。

(3)本发明中的蜂蜜,具有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 肤生肌、解毒等功能,可以起到养颜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4)本发明的即食桑葚酥点的制作方法中,成型后再次烘烤的目的有二:一 是起到消毒杀菌,延长保质期;二是,便于成型,使酥点形状更完整,外形美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即食桑葚酥点,制作桑葚酥点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小麦粉300份, 糯米粉200份,鲜桑葚果50份,白糖50份,食盐1份,蜂蜜7份,桑葚食用香 精1份,橄榄油5份。

所述的即食桑葚酥点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将配比重量的小麦粉、糯米粉混合,平铺烤盘中,入烤箱,用120~ 150℃的温度烤熟,用80~100目筛网过筛,待用;

(2)将配比重量的鲜桑葚果清洗干净切碎,加配比重量的蜂蜜、白糖和食 盐在4~6℃环境下密封腌渍1~2h,然后密封隔水蒸至熟烂,冷却至4~6℃, 静置2~4h捣成桑葚果泥,用80~100目筛网过筛,待用;

(3)将步骤(2)的桑葚果泥、步骤(1)烤熟的小麦粉和糯米粉、配比重 量的桑葚食用香精和橄榄油混合,搓匀,用模具成型,送入烤箱内110~120℃ 烘烤20-30分钟,冷却,真空包装,即得即食桑葚酥点。

实施例2:

一种即食桑葚酥点,制作桑葚酥点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小麦粉300份, 糯米粉200份,鲜桑葚果80份,白糖55份,食盐1份,蜂蜜5份,桑葚食用香 精1.5份,橄榄油4份。

所述的即食桑葚酥点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将配比重量的小麦粉、糯米粉混合,平铺烤盘中,入烤箱,用120~ 150℃的温度烤熟,用80~100目筛网过筛,待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