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2553.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锋;陈凌杰;李树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8 | 分类号: | B28B7/28;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砖 模具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芯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菱镁砖的面积一般较大,为了节省材料,一般会将菱镁砖设置为空心结构,较多采用的是在菱镁砖内设置均匀布置的圆孔,为了在菱镁砖内设置圆孔,需要模具配置芯棒,现有芯棒多为采用钢管制备,此方式芯棒所需抽芯力很大,芯棒很难抽出,严重时甚至造成菱镁砖的开裂,所以现需设计一种抽芯力较小的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以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菱镁砖组合芯棒,在钢管外套设管套便于芯棒的抽出,组合芯棒所需的抽芯力小,可以防止抽芯过程导致菱镁砖出现开裂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包括套管和中心骨架;所述套管包括依次设置并且内部相连通的头部、第一套管部和第二套管部;所述中心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头、钢管和端板,所述导向头设于头部内并与其内壁相贴合,所述钢管设于第一套管部和第二套管部内,钢管外壁与第一套管部的内壁形成间隙,钢管与第二套管部相贴合;所述间隙靠近第二套管部的部位设有支撑环,第二套管部靠近支撑环的部位通过喉箍锁紧。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头部、第一套管部和第二套管部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头部、第一套管部和第二套管部的厚度相等。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头包括圆台状的导向部,导向部的小头端远离钢管设置,所述套管的头部为与导向部相匹配的圆台状。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头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定位钢管的第一内陷部,第一内陷部的边缘为环状的隔离件,所述钢管的端部伸入第一内陷部内并通过隔离件与第一套管部形成间隙。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端板连接钢管的端面设有第二内陷部,钢管的端部定位于第二内陷部内。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管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管由聚碳酸酯塑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端板的外端面焊接有钢筋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导向头、钢管和端板依次焊接连接形成中心骨架;
(2)将支撑环焊接于钢管的外侧壁;
(3)将中心骨架套入套管内,直至套管的开口端面与端板相贴靠;
(4)将距离支撑环适当位置的套管加热到预设温度后捏合至套管内侧壁与钢管外侧壁相贴合,从而形成与钢管存在间隙的第一套管部以及与钢管贴合的第二套管部;
(5)将喉箍锁紧第二套管部靠近支撑环的部分;
(6)将靠近导向头一端的套管进行切除加热后捏合成与导向头形状相适配的头部。
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套管套住钢管,套管具有弹性,便于芯棒的抽出,并且套管和钢管之间通过支撑环形成间隙,便于套管的弹性变形,由于套管的保护作用,钢管可以做成管状的空心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实心芯棒,本发明的组合芯棒在满足要求的同时重量大大减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抽芯力。另外,本发明的组合芯棒在靠近支撑环的部位通过喉箍锁紧,可以有效的对套管和钢管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芯棒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组合芯棒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镁砖模具组合芯棒,包括套管1和中心骨架2。
所述套管1包括依次设置并且内部相连通的头部11、第一套管部12和第二套管部13,所述头部11、第一套管部12和第二套管部13优选一体成型,以使套管部结构简单、表面平整,并且可以提高套管1的强度,增加套管1的承受能力,并且所述头部11、第一套管部12和第二套管部13的厚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2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谱切铣机切铣试样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薄壁齿轮磨里孔工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