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3140.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顾洪俭;李婉;陈磊;丁妍;于涛;李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32 | 分类号: | H01L23/32;H01L2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半导体器件 圆柱槽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压装装置 导向件 碟簧座 碟簧 螺杆 压装 高碳铬轴承钢 导向件套 加工公差 绝缘要求 散热效率 使用寿命 受力均匀 定位销 非接触 结构件 绝缘板 平面度 平整度 下碟簧 压装力 有效地 预紧力 内装 锁住 变形 穿过 外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两块散热器上下夹着一个半导体器件,固定在两块绝缘板内,散热器和半导体器件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两块散热器与半导体器件非接触端面的正中间开有一个圆柱槽,散热器的圆柱槽内装有导向件和碟簧座,导向件套碟簧后套装在碟簧座上;上述部件用四根有绝缘要求的螺杆穿过锁住固定。在散热器的圆柱槽内装导向件和碟簧,可有效地调节压装力的大小、补偿在使用过程中螺杆等结构件的缓慢变形,保证半导体器件的安装预紧力;在上、下碟簧座间安装高碳铬轴承钢球,可弥补外部压装偏差和各个部件累计加工公差造成的平面度、平整度偏差,有效的调节压装方向和角度,使半导体器件受力均匀、提高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大功率整流装置基本都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即多数都是把一个半导体器件和两个散热器通过带有绝缘要求的螺栓夹紧组成一个小模块。
由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通态电流大,其导电接触面必然要与之匹配,因此比小功率半导体器件导电接触面要大得多。半导体器件用散热器夹装时,必须在两个散热器的两端分别施加预紧力以保证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紧密贴合。小功率器件通常用力矩扳手夹紧,在达到预紧力规定值后直接紧固,而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散热器的夹装通常需用压力机来保证预紧力。
此种情况下,对压力机的施力方向、相关工装和散热器加工位置精度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若最终施加到半导体器件上的预紧力方向与半导体的导电接触面不垂直时,会导致半导体器件受力不均匀、接触热阻增大、散热不良、最终导致器件结温过高而损坏的问题。同时,由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成本远高于一般器件,因此为保证大功率器件能可靠工作,开发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结构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结构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克服现有结构由于压装偏差而造成的半导体器件接触热阻增大、导致结温过高而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两块散热器上下夹着一个半导体器件,固定在两块绝缘板内,散热器和半导体器件间涂有导电脂,散热器和半导体器件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两块散热器与半导体器件非接触端面的正中间开有一个圆柱槽,散热器的圆柱槽内装有导向件和碟簧座,导向件套碟簧后套装在碟簧座上; 上述部件用四根有绝缘要求的螺杆穿过绝缘板和两块散热器后用螺母和垫圈在绝缘板处锁住固定。
所述上装的散热器碟簧座包括下碟簧座和上碟簧座,导向件套碟簧后套装在上碟簧座上,下碟簧座和上碟簧座对合中间形成的球形槽,在球形槽中装有钢球,钢球始终保证压装力的施加方向与半导体器件的导电接触面相互垂直。
所述钢球材料选用高碳铬轴承钢。
所述碟簧数量根据安装预紧力的大小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通过在散热器的圆柱槽内装导向件和碟簧,便于有效地调节压装力的大小、补偿在使用过程中螺杆等结构件的缓慢变形,保证半导体器件的安装预紧力;通过在上、下碟簧座间安装高碳铬轴承钢,来弥补外部压装偏差和各个部件累计加工公差造成的平面度、平整度偏差,便于有效的调节压装方向和角度,使半导体器件受力均匀,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压装装置剖视图,两块散热器4上下夹着一个半导体器件5,固定在两块绝缘板1内。散热器4和半导体器件5间涂有导电脂,散热器4和半导体器件5之间通过定位销12保证准确定位。定位销12一半安装在半导体器件5的安装沉孔内,另一半安装在散热器4的安装沉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