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FT背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3204.X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12 | 分类号: | H01L27/12;H01L21/768;H01L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ft 背板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FT背板、其制备方法及 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流 程中接触孔的刻蚀工艺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需要刻蚀的膜层很厚(层间介质层ILD:绝缘层),接触孔深且越往下孔径越小,反应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应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发生刻蚀停止现象;若通过延长刻蚀时间或增大偏置电源(BiasPower)来避免刻蚀停止,则会导致线宽损失(CDLoss)比较大,影响器件电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对接触孔采用湿刻和干刻工艺相 结合的方式,即先在干刻区进行干法刻蚀,刻蚀掉层间介质层和部分第 一绝缘层,然后再将刻蚀器件运送到湿刻区进行湿法刻蚀,刻蚀掉剩余 的第一绝缘层。由于湿法刻蚀能有效避免多晶硅层过刻,但需要增加待 刻蚀器件在干刻区和湿刻区之间的运送工艺,工艺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TFT背板制备过程中接触孔刻蚀 工艺难度较大导致其电学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TFT背板的制 备工艺,此工艺通过减少刻孔工艺总膜层厚度,降低刻孔工艺难度,进 而提高TFT电气特性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TFT背板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基板上依次形成缓冲层、半导体层、栅极绝缘层、第一金属 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经刻蚀形成栅极层;
S2、在步骤S1的基础上沉积电容绝缘材料层,再溅镀形成第二金属 层,刻蚀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电容层,再以电容层做掩膜版刻蚀电容绝 缘材料层以暴露半导体层两端的部分区域,形成电容绝缘层;
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沉积层间绝缘层,刻蚀层间绝缘层和栅极绝 缘层形成贯穿层间绝缘层和栅极绝缘层的接触孔;
S4、在步骤S3的基础上沉积金属材料,刻蚀后形成源漏极。
所述的步骤S2为:
在步骤S1的基础上沉积电容绝缘材料层,再溅镀形成第二金属Mo 层,刻蚀所述第二金属Mo层形成电容层,在同一干刻机腔室内通过工 艺参数的条件后,再以电容层做掩膜版刻蚀CI材料层以暴露半导体层两 端的部分区域,形成电容绝缘层。
采用碳氟化合物刻蚀气体对层间绝缘层和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
所述接触孔的孔径为2~5μm,所述接触孔的深度为400~1000nm。
所述层间绝缘层为氧化硅层SiOx,所述层间绝缘层为氮化硅层SiNx。
所述的栅极绝缘层为氧化硅层SiOx,所述的电容绝缘层为氮化硅层 SiNx,所述半导体层为多晶硅层。
所述的缓冲层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 的第一缓冲层为氮化硅层SiNx,所述的第二缓冲层为氧化硅层SiOx。
一种运用所述的制备工艺制备的TFT背板。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有所述的TFT背板。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TFT背板的制备工艺是在栅极层上沉积电容绝缘材料 层CI,再溅镀形成第二金属层,先将所述第二金属层刻蚀形成电容层后, 在同一干刻机腔室内,进行工艺参数及条件变更,继续以电容层的图形 作为掩膜版,进行下层电容绝缘材料层CI刻蚀,以暴露半导体层两端如 的部分区域,形成电容绝缘层CI。在层间绝缘层ILD沉积完成后,进行 接触孔刻蚀工艺,由于电容绝缘层CI在前层已经刻蚀完成,此处接触孔 刻蚀工艺只需要需要将层间绝缘层ILD及栅极绝缘层GI层刻蚀完成即 可,刻蚀膜层总厚度降低,降低工艺难度,增加电气特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 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TFT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01-第一缓冲层、02-第二缓冲层,03-半导体层,04-栅极绝缘层、05- 栅极层、06-电容绝缘层、07-电容层,08层间绝缘层,10-第一接触孔, 11-第二接触孔,12-第三接触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3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高性能磁通门装置
- 下一篇:具有集成的多个栅极电介质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