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酶复合物的植物酶解物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53684.4 申请日: 2015-09-21
公开(公告)号: CN107148223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8
发明(设计)人: 朴亨锡;柳镇均 申请(专利权)人: 朴亨锡
主分类号: A23L1/212 分类号: A23L1/212;A23L1/29;A61K8/97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代理人: 张秋越
地址: 韩国首尔芦原区岛田路***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复合物 植物 酶解物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酶复合物的植物酶解物制造方法,具体地,利用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酸裂解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酶复合物将植物材料水解制造出植物酶解物的方法,以及根据所述方法制造的植物酶解物。

背景技术

食品根据各种加工目的需求粉碎(size reduction)工艺,目前主要采用的果蔬类或坚果类的粉碎方法为机械粉碎。

用机械粉碎榨汁时,无法将组成植物体组织的个个细胞分离,而且粉碎物由薄壁组织碎片、块儿细胞组成,原料内存在的营养素的流动率低,这些榨汁液的收率低,受热后性质易变,稳定性下降,根据农产品原料,细胞壁或细胞膜遭到破坏,发出异味,导致榨汁液的颜色不稳定(Korean J. Food Sci. Technol., 36(1):pp.58-63, 2004)。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直以处理酶的方式使植物组织单细胞化为目标进行了研究。根据该方法,粉碎植物组织时,将细胞和细胞连接的部位被酶解形成单细胞。

植物的细胞壁对维持细胞形态和特性发挥重要作用,其主成分包括纤维素、法纤维素、果胶物质等碳水化合物,组成这些碳水化合物的单糖类以β-结合连接,自然状态下无法直接分解,但干预这些代谢的酶的发现使利用酶的工业应用得以实现(J.Korean Soc. Food Sci. Nutri, 26(3):pp.430 - 435, 1997)。

关于利用酶的工业应用,可以举例为利用酶处理的植物材料粉末的制造方法(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19179号)、西瓜汁的制造方法(韩国公开专利第10-1999-0034471号、韩国注册专利第10-0825482号)、利用酶和超高压的红参制造方法(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0-0069194号)、单细胞化处理的植物粉末化方法(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09-142267号)等。

但所述先行技术是通过酶处理的酶分解物回收率低,工业上的应用有限,因此切实需要开发一种通过酶处理提升植物酶分解物回收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为解决所述传统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持续进行研究的结果得知,可以使用以一定量组成的酶复合物可以解决所述问题,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酶处理提升植物酶解物收率的利用酶复合物的植物酶解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根据所述方法制造的植物酶解物。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植物酶解物的制造方法,包括:(a)给反应器装水,添加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果胶酸裂解酶(pectin ly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组成的酶复合物以及植物材料的步骤;(b)将所述添加的酶复合物和植物材料搅拌使之产生酶反应,进而使植物材料内的植物细胞松弛的步骤;(c)将所述松弛的植物细胞离心分离并获取沉淀物的步骤;以及(d)对所述获取的沉淀物加水后加热使酶钝化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利用所述方法制造的植物酶解物。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植物酶解物的制造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

减少植物细胞内营养素的破坏,使植物细胞维持单细胞形态,留存纤维质,少量也可以持续饱满感,抑制植物材料酸败;

本发明的植物酶解物的制造方法是使用以一定量组成的酶复合物,可以制造出高收率的植物酶解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造的花生芽粉末中白藜芦醇含量分析结果;

图2是显示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即花生进行酶处理的结果图片,左侧图片显示细胞保存状态,右侧图片细胞破坏的状态。

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植物酶解物的制造方法,包括:(a)给反应器装水,添加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果胶酸裂解酶(pectin ly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组成的酶复合物以及植物材料的步骤;(b)将所述添加的酶复合物和植物材料搅拌使之产生酶反应,进而使植物材料内的植物细胞松弛的步骤;(c)将所述松弛的植物细胞离心分离并获取沉淀物的步骤;以及(d)对所述获取的沉淀物加水加热使酶钝化的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亨锡,未经朴亨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3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