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中间齿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9125.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F.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63/30;F16H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强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变速器 中间 齿轮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中间齿轮组件(1),带有第一罩壳(2),带有倒挡中间齿轮(7)并且带有中间齿轮支架(8),其中尤其中间齿轮支架(8)与第一罩壳(2)连接,其中倒挡中间齿轮(7)布置在第一罩壳(2)和中间齿轮支架(8)之间,并且其中设置有换挡导轨(14)以用于操纵同步装置。通过以下方式避免了提高的结构空间需求和更大的支撑力,即中间齿轮支架(8)具有第一换挡缸(12),其中在第一换挡缸(12)中可移位地布置有第一换挡活塞(13),并且其中换挡活塞(13)与换挡导轨(14)共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中间齿轮组件(Zwischenradanordnung,有时候称为惰轮组件),带有第一罩壳,带有倒挡中间齿轮并且带有中间齿轮支架,其中所述倒挡中间齿轮布置在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中间齿轮支架之间,并且其中设置有换挡导轨以用于操纵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从文件EP 1 639 275 B1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中间齿轮组件。机动车变速器具有变速器输入轴以及两个变速器输出轴。两个变速器输出轴分别与车轴差速器(Achsdifferential)处于连接中。为了转动方向反转现在倒挡关联有倒挡中间齿轮。倒挡中间齿轮支撑在变速器轴上。中间齿轮组件具有变速器罩壳,其中与中间齿轮相关联的变速器轴固定在变速器罩壳中。现在设置有以轴承座(Lagerbock)的形式的中间齿轮支架,其中变速器轴在其一个端部处抗扭地插入到轴承座中。轴承座在安装的状态中在变速器轴中借助于径向地延伸的螺钉固定在变速器罩壳内部。变速器轴的另一端部容纳在变速器罩壳盖中。轴承座具有构造成圆弧形的外轮廓,该外轮廓在安装的状态中布置在变速器罩壳的凹口中。凹口的内轮廓同样构造成圆弧形并且匹配轴承座的外轮廓。在构造成圆弧形的外轮廓中一方面安置有用于容纳相应的螺钉的螺纹,另一方面侧向上相对于螺纹孔错位地设置有引导销(Führungspin),该引导销在构造在变速器罩壳中的第二凹口中被引导。凹口和引导销这样确定尺寸或这样取向,即使得当螺纹孔与设置在变速器罩壳中的用于容纳螺钉的开口重叠时,引导销止挡在圆锥形地伸延的凹口的端部处。因此应当到达自找寻的位置以用于将用于变速器轴的轴承座固定在变速器罩壳中。变速器轴在齿轮和轴承座之间设有较大的轴直径,该较大的轴直径用作用于齿轮的轴向的贴靠面。
从此类的文件DE 198 11 874 A1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中间齿轮组件。中间齿轮组件具有以带有端壁和侧壁的变速器罩壳的形式的罩壳。在端壁处布置有中间轴。中间轴承载倒挡中间齿轮。倒挡中间齿轮与倒挡驱动齿轮和倒挡主齿轮处于啮合的接合中。端壁具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使将中间轴推入到变速器罩壳中成为可能。内壁从侧壁径向地向内延伸。该内壁如侧壁那样与端壁间隔开。在内壁中构造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布置成共轴于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存在中间空间。中间轴具有端部区段,该端部区段容纳在第一通孔中或在第二通孔中,从而中间的轴区段位于中间空间中,倒挡中间齿轮可转动地安置在该中间的轴区段处。内壁因此用作中间齿轮支架。主轴关联有多个齿轮,该多个齿轮构造为空转齿轮(Losrad)。在两个空转齿轮之间布置有同步装置,该同步装置通过带有相应的换挡拨叉的可轴向地移位的换挡导轨操纵。通过同步装置相应的空转齿轮可抗扭地与主轴连接。
此类的中间齿轮组件还未最优化地构造。为了切换不同的挡位相应的空转齿轮可转动地布置在轴上。这些空转齿轮可利用相应的同步装置抗扭地与轴连接。同步装置在此借助于换挡拨叉操纵,其中换挡拨叉借助于换挡导轨可轴向地移位。为了使换挡导轨移位在此设置有换挡缸以及在其中可移位地布置的换挡活塞,其中换挡活塞与换挡导轨共同作用。换挡导轨与相应的轴的间距还不是最优化的,从而尤其较大的支承力能够出现。
发明内容
因此作为本发明基础的任务也在于,如此设计和改进中间齿轮组件,即使得避免了提高的结构空间需求和更大的支承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9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链导板和张紧设备
- 下一篇:机械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