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4830.3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龙;栾朋;李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护轮板 高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车辆的设计与开发中,车辆碰撞试验成了评估车辆性能时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在车辆碰撞过程的准备过程中,在接车时、加水打胎压后、假人配重后都必须对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进行测量,此四个车轮的车轮护轮板高度也可以作为判别出车辆质量准备和试验大纲要求的一个判断依据,及前后轴质量对比的一个简单参照。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首先通过激光仪形成一条垂直基准线,并使该基准线穿过车轮的中心并与车轮护轮板相交,以确定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位置,并在车轮中心及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位置处通过胶带等作出标记,然后通过L形测量尺测量该标记处的高度。L形测量尺包括一个测量尺及与测量尺垂直的水平基座,在用L形测量尺测量标记的高度时,首先将水平基座放置于地面,然后将测量尺通过车轮中心,继而测量标记处的高度。
然而通过上述方法对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进行测量过程较为繁琐,而且通过L形测量尺进行测量还会有许多因素造成测量的不准确,例如,车辆所处位置不水平,造成测量尺偏离车轮护轮板的标记;读数过程中测量人员的视线和车轮护轮板的标记中心没有在一个水平面,造成读数偏高或偏低;在配重前及配重后车辆因引动而造成车轮中心位置及车轮护轮板位置偏移;以及在碰撞试验后车轮护轮板可能因碰撞而造成凸出或凹进而造成测量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及测量爪,所述测量爪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连接,所述测量爪具有朝上的测量面,所述测量尺的顶端设有水平仪。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爪上也设有水平仪。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仪为水平气泡。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爪包括定位板及指示板,所述定位板及所述指示板相互垂直,所述测量尺包括设有刻度的正面及与所述正面垂直的侧面,所述所述测量爪的定位板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的侧面相连,所述指示板位于所述测量尺的正面的一侧且与所述测量尺的正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尺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测量爪的定位板上朝向所述测量尺的侧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伸入所述滑槽,使所述测量爪能相对于所述测量尺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及所述指示板都为三角形板,所述定位板上远离所述指示板的一侧及所述指示板上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都具有一顶点。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远离所述指示板一侧的顶点距所述测量尺正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测量尺的厚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通过水平气泡、测量尺及测量爪的配合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碰撞实验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碰撞实验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测量尺10及测量爪20,测量爪20可滑动地与测量尺10连接,所述测量爪20具有朝上的测量面211,测量尺10的顶端设有水平仪30。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仪30可以为水平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4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