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锥齿轮侧隙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7998.7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淼;许国新;彭新祥;许豪达;张正军;邓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高雄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10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齿轮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坡口机的输入齿轮装配的螺旋锥齿轮侧隙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中常选用螺旋锥齿轮副,在同等条件下螺旋锥齿轮无论从强度、传动性能上均优于其它齿轮。但在一些需经常拆卸的特殊机构中,其啮合间隙的调整比较困难,常规方法采用铅丝置于二啮合齿轮齿隙中压碾后测量其厚度,确定齿轮副相对位置及正确啮合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螺旋锥齿轮侧隙定位结构,其可以实现螺旋锥齿轮副在有经常拆卸的特殊需求时,可随机安装无需调整,即可达到齿轮啮合全部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锥齿轮侧隙定位结构,包括电钻、电机主轴、电钻安装圆柱、固定在机架壳体上的端孔,构成螺旋锥齿轮副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安装在机架壳体内,电钻安装圆柱采用定位紧固螺钉固定在端孔内,其中,所述端孔的前端内壁直径小于后端内壁直径形成内定位轴肩,所述小齿轮旋于电机主轴螺纹端并伸出端孔前端,所述端孔的前部内壁还套装有一侧隙定位套,侧隙定位套后端紧贴电钻安装圆柱的前端面,前端紧贴壳体的内定位轴肩的台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关零部件一次性加工、正确调整装配后,可确保在有经常拆卸特殊需求时,可随机安装无需调整,即可达到齿轮啮合全部要求;无螺旋锥齿轮侧隙定位结构时,每次装配时无法正确确认齿轮间隙,间隙过大过时易断齿,间隙过小时易产生齿面严重磨损,经试验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螺旋锥齿轮副未再发生断齿、齿面严重磨损等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电钻;2、侧隙定位套;3、端孔;4、小齿轮;5、电机主轴;6、电钻安装圆柱;7、机架壳体;8、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锥齿轮侧隙定位结构,包括电钻、电机主轴、电钻安装圆柱、固定在机架壳体7上的端孔,构成螺旋锥齿轮副的大齿轮8和小齿轮,大齿轮安装在机架壳体内,电钻安装圆柱采用定位紧固螺钉固定在端孔内,其中,端孔的前端内壁直径小于后端内壁直径形成内定位轴肩,所述小齿轮旋于电机主轴螺纹端并伸出端孔前端,所述端孔的前部内壁还套装有一侧隙定位套,侧隙定位套后端紧贴电钻安装圆柱的前端面,前端紧贴壳体的内定位轴肩的台阶面。
采用在电钻1的电机主轴5的螺纹上安装有小齿轮4,并以电机主轴5的台阶面为齿轮轴向定位基准,电钻安装圆柱6端面经侧隙定位套2、端孔3作为电钻1轴向安装定位基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配磨侧隙定位套2的厚度,确定螺旋锥齿轮副啮合间隙。电钻、侧隙定位套、小齿轮以及轴承从端孔拆卸后再安装时,仅需将电钻1沿端孔3推至电钻安装圆柱6与侧隙定位套之间无轴向间隙,即可确保螺旋锥齿轮副正确啮合间隙。
螺旋锥齿轮副中小齿轮4旋于电钻外伸电机主轴5螺纹端,并压紧于电机主轴5台阶面,电钻安装圆柱6的端面与侧隙定位套2、端孔3的端面紧靠,确保二者相对轴向位置的正确性,即螺旋锥齿轮副正确啮合。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高雄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高雄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7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