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胃消食杂粮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3530.7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秋果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0;A23L1/105;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99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胃 消食 杂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胃消食杂粮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五谷杂粮”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五谷杂粮”说之所以盛行,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丰富的铁;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此外,粗粮还有减肥之功效。如玉米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粗杂粮有利于糖尿病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细粮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研究表明,进食粗杂粮及杂豆类后的餐后血糖变化一般小于小麦和普通稻米,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降低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利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目前现有的杂粮食品加工方法复杂,食用不方便,保健效果不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方便,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的健胃消食杂粮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胃消食杂粮粉,由以下原料制成:菜豆、蚕豆、小米、玉米、燕麦粉、酵母粉、荜澄茄、刺梨根、番木瓜、枸橘、降真香、菊苣、木香子、破牛膝、缩砂蜜、碗花草、云南小草蔻;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菜豆20-25份、蚕豆15-20份、小米16-20份、玉米22-26份、燕麦粉40-45份、酵母粉4-5份、荜澄茄3-6份、刺梨根2-4份、番木瓜1-3份、枸橘2-4份、降真香1-2份、菊苣0.6-1份、木香子0.8-1.2份、破牛膝2-3份、缩砂蜜3-4份、碗花草1-2份、云南小草蔻2-3份。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最优重量份数配比组成为:菜豆22.5份、蚕豆17.5份、小米18份、玉米24份、燕麦粉42.5份、酵母粉4.5份、荜澄茄4.5份、刺梨根3份、番木瓜2份、枸橘3份、降真香1.5份、菊苣0.8份、木香子1份、破牛膝2.5份、缩砂蜜3.5份、碗花草1.5份、云南小草蔻2.5份。
作为优选,所述酵母粉存放在干燥阴凉环境中。
作为优选,所述荜澄茄经过晒干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缩砂蜜经过微火烘干处理。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胃消食杂粮粉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豆、蚕豆、小米、玉米晒制5-6天,使用炒锅微火炒制6-8分钟,晾凉,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使用研磨机进行研磨处理,得到60-80目粉末,备用;
3)将燕麦粉、酵母粉混合均匀,加入28-30℃的温水进行和面,保持燕麦粉与温水重量比例为2:1,将和好的面团放入盆中,保持湿度在70-75%之间,温度在30-35℃之间,发酵1.5-2小时,备用;
4)将步骤3)所得的发酵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搓5-10分钟,排出面团内的空气,将面团放入密闭容器中,常温下发酵25-30分钟,备用;
5)将步骤4)所得的面团放入烤箱内,保持60-80℃烤制20-30分钟,将烤制完成的面包使用搅拌机打碎,备用;
6)将荜澄茄、刺梨根、番木瓜、枸橘、降真香、菊苣研磨成40目粉末,备用;
7)将木香子、破牛膝、缩砂蜜、碗花草、云南小草蔻放入烤箱保持80-100℃烤制10-15分钟,研磨成60目粉末,备用;
8)将步骤2)所得粉末、步骤5)所得烤面包屑、步骤6)和步骤7)所得药粉混合,食用时,使用开水冲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秋果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秋果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3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