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二维码与加密图形对比识别进行防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2135.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方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二维码 加密 图形 对比 识别 进行 防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防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二维码与加密图形对比识别进行防伪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因其成本小、方案实施快、消费者识别方便直观等优点,成为企业实现产品防伪功能的首选方案。传统的防伪标签其防伪手段主要为物理防伪,如:防转移、纹理、微缩字、水印、激光、荧光等。通过独家的印刷技术和高昂的印刷设备来向标签造假者设置壁垒。但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各种物理防伪所需印刷技术和设备成本越来越小,其防伪功能自然也不断减弱。同时,物理防伪的正确识别对设备、识别方法要求严格,也导致消费者无法方便的实现防伪鉴定。
电码防伪技术的出现推动了防伪标签的一次升级。消费者通过电话、短信方式验证标签刮刮银下方的数码,以此来判断产品的真伪。简易的操作加上直观的真伪信息提示,使电码防伪很快一统标签防伪领域。但电码防伪其简陋的技术、功能的单一、长长数码输入的繁琐是其缺陷,这让很多企业“食之无味”,却又“弃之可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二维码开始出现在任何地方,包括防伪标签。二维码为每一枚防伪标签赋予了唯一的身份,这让标签拥有了身份标识、追根溯源、信息传播与收集、吸收粉丝等诸多功能。但二维码做为一种标准化的编码规范的产物,本身是没有防伪功能的,即使是加密过后的二维码也可轻易地被符合编码规范的设备或软件所识别,因此传统二维码防伪并不能实现真正的防伪功能,仿冒者很容易进行假冒仿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生成彩色二维码进行防伪的方法,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二维码的防伪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利用二维码与加密图形对比识别进行防伪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1:将明码通过加密生成一组相互关联的二维码图形与加密图形;
S2:防伪标签包括表面防伪层和底部防伪层,表面防伪层可撕开的粘贴在底部防伪层上,底部防伪层上设置有图形印刷区域,表面防伪层对图形印刷区域进行遮盖,加密图形印制在图形印刷区域上,表面防伪层上设置有二维码印刷区域,二维码图形印制在二维码印刷区域上;
S3:消费者通过二维码识别装置扫描表面防伪层上的二维码图形获取得到扫描图形和当前二维码图形的查询次数,若扫描图形与底部防伪层上的加密图形相一致且二维码查询次数为第一次,则判断该产品为正品,其余情形则为仿冒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加密生成一组相互关联的二维码图形和加密图形,并分别印制于表面防伪层和底部防伪层上。消费者使用手机等二维码识别终端扫描二维码图形获取扫描图形,并将扫描图形与加密图形进行对比,即可快速辨别产品真伪,操作简捷、安全高效、展现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数值与颜色的对应表图;
图3为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彩色二维码图形的示意图;
图5为彩色加密图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二维码与加密图形对比识别进行防伪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操作:
S1:将明码通过加密生成一组相互关联的二维码图形与加密图形;
S2:防伪标签包括表面防伪层11和底部防伪层12,表面防伪层11可撕开的粘贴在底部防伪层12上,底部防伪层12上设置有图形印刷区域,表面防伪层11对图形印刷区域进行遮盖,加密图形印制在图形印刷区域上,表面防伪层11上设置有二维码印刷区域,二维码图形印制在二维码印刷区域上;
S3:消费者通过二维码识别装置扫描表面防伪层11上的二维码图形获取得到扫描图形和当前二维码图形的查询次数,若扫描图形与底部防伪层12上的加密图形相一致且二维码查询次数为第一次,则判断该产品为正品,其余情形则为仿冒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加密生成一组相互关联的二维码图形和加密图形,并分别印制于表面防伪层11和底部防伪层12上。消费者使用手机等二维码识别终端扫描二维码图形获取扫描图形,并将扫描图形与加密图形进行对比,即可快速辨别产品真伪,操作简捷、安全高效、展现直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2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