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挺杆辊子保持方案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4266.7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C-P·王;M·B·斯泰特;E·A·贝纳姆;J·G·温格;A·列辛;K·J·布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10 | 分类号: | F02M5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子 保持 方案 | ||
1.一种辊子组件,该辊子组件包括:
辊子承座,该辊子承座具有底表面和位于所述底表面处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半圆形部分和从该半圆形部分延伸出的笔直部分,该半圆形部分具有第一直径,并且该笔直部分具有第一宽度,其中,所述辊子承座进一步包括位于远端处的第一部分、位于近端处的第二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环状底切部;和
位于所述辊子承座的凹槽中的圆柱形辊子,该圆柱形辊子具有第二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直径,并且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所述凹槽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环状底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所述半圆形部分的中心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近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子组件,该辊子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远端和内孔的挺杆本体,所述辊子承座被压配合到所述挺杆本体的远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所述内孔具有第三直径,所述第三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三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环状底切部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当所述辊子承座被压配合到所述挺杆本体的远端内时,可变形凹槽变形并且所述笔直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二直径的第二宽度,并且所述圆柱形辊子被保持在所述可变形凹槽中。
7.一种组装辊子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圆柱形辊子插入辊子承座中;
将所述辊子承座定位在挺杆本体内;
响应于将所述辊子承座定位在挺杆本体内而在所述辊子承座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挺杆本体的内孔之间的界面处产生径向力;
响应于在所述辊子承座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挺杆本体的所述内孔之间的所述界面处产生的所述径向力使所述辊子承座中的凹槽变形;
响应于使所述凹槽变形而将所述圆柱形辊子保持在所述辊子承座中;以及
将所述辊子承座保持在完全插入位置同时使所述圆柱形辊子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圆柱形辊子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挺杆本体的所述内孔之间的界面处对变形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可变形凹槽包括半圆形部分和从该半圆形部分延伸出的笔直部分,该半圆形部分具有第一直径,并且该笔直部分具有第一宽度;
其中,所述圆柱形辊子具有第二直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直径,并且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所述可变形凹槽变形时,所述笔直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二直径的第二宽度。
11.一种辊子组件,该辊子组件包括:
辊子承座,该辊子承座具有底表面和形成在所述底表面中的可变形凹槽,所述可变形凹槽具有半圆形部分和从该半圆形部分延伸出的笔直部分,该半圆形部分具有第一直径,并且该笔直部分具有第一宽度;和
位于所述可变形凹槽中的圆柱形辊子,该圆柱形辊子具有第二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直径,并且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所述辊子承座进一步包括位于远端处的第一部分、位于近端处的第二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环状底切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所述凹槽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环状底切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辊子组件,其中,所述半圆形部分的中心比所述第一部分更靠近所述近端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公司,未经康明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42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