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防护罩及具有其的减震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611.5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威;曹安;李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8 | 分类号: | F16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防护罩 具有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防护罩及具有其的减震器总成。
背景技术
减震器防护罩可以防止汽车在恶劣或者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灰尘或沙粒等介质进入减震器,对活塞杆或油封造成损伤,降低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减震器防护罩采用波纹管形式,其上下端密封固定在减震器上,且其材料采用橡塑的TPU材料制成,其材料柔软,而且没有导向机构,在减震器往复压缩工作时,减震器防护罩运动无规律性,导致使用耐久性降低。
因此,希望有一种减震器防护套来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防护罩,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防护罩,所述减震器防护罩包括:上防护罩,其为中空结构,一端用于与减震器轴承座连接;以及下防护罩,其为中空结构,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盖帽连接,其中,所述上防护罩和所述下防护罩相互套接,且能够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上防护罩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上防护罩轴向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下防护罩外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下防护罩轴向方向延伸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与所述引导槽相互配合而引导所述上防护罩与所述下防护罩的相对滑动,并限制所述上防护罩与所述下防护罩的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引导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在周向上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防护罩在其所述一端处以过盈配合方式套接在所述减震器轴承座上,所述下防护罩在其所述一端处以过盈配合方式套接在所述减震器盖帽上,所述上防护罩和所述下防护罩为圆筒状,所述上防护罩套接于所述下防护罩之外,所述上防护罩的内表面与所述下防护罩的外表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上防护罩在其所述一端处具有上防护罩卡爪,所述减震器轴承座上具有与所述上防护罩配合的轴承座凹槽,所述上防护罩与所述减震器轴承座通过卡爪与凹槽的配合而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防护罩与所述减震器盖帽连接的一端具有下防护罩卡爪,所述下防护罩卡爪设置在所述减震器盖帽远离所述减震器轴承座的一侧,所述下防护罩在所述减震器盖帽近所述减震器轴承座的一侧具有下防护罩限位凸台,所述减震器盖帽通过与所述下防护罩卡爪与所述下防护罩限位凸台夹持,与所述下防护罩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以塑料或尼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轴承座、减震器盖帽及减震器防护罩,所述减震器防护罩一端与减震器轴承座连接;另一端与减震器盖帽连接,所述减震器防护罩如上所述的减震器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总成进一步包括两个密封圈,其中一个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上防护罩与所述减震器轴承座连接的一端,并密封该端,另一个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下防护罩与所述减震器盖帽连接的一端,并密封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防护罩中,上防护罩中空,其一端用于与减震器轴承座连接;下防护罩中空,其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盖帽连接;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相互套接,且能够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防护罩,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能够相对滑动,使减震器防护罩具有自己的固定运动轨迹,使减震器防护罩工作稳定,增加了减震器防护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震器防护罩在减震器总成中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减震器防护套中上防护罩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减震器防护套中上防护罩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减震器防护套中下防护罩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减震器防护套中下防护罩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