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007.9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易杰;常永良;陈凯;何剑波;陈远华;谭广志;康娣;孙大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67 | 分类号: | 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igbt 模块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中输配电领域的散热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的输配电领域中,SVG以及APF产品都要使用散热器,使用时,SVG以及APF中的IGBT模块将释放的热量扩展到一个完整的散热器基板,热量再通过基板传递到散热器翅片,通过强迫风冷装置产生的高速气流流经翅片(气流只能通过翅片流向外界),将热量传递到外界,实现热交换。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位于气流上游的串联IGBT会对下游的IGBT起加热作用,造成下游IGBT温度过高。尤其是,当一块PCB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小尺寸(2个或4个)的IGBT大功率模块沿气流方向串联布置时,处于气流下游的IGBT大功率模块温度偏高的情况就更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当多个小尺寸(2个以上)的IGBT模块沿气流方向串联布置时,此发明可达成热量的有效传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两个左、右水平放置的散热器,所述两个散热器的轴线重合,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散热翅片以及散热模块,所述散热翅片设于基板的外侧并与基板固定连接;
所述基板的内侧面上沿基板的横向设有2组散热模块,每组散热模块包括若干根沿基板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热管,所述基板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热管形状相匹配的槽道,所述热管设于槽道内并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热管的外侧面与基板的内侧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每组散热模块内设有3根热管。
所述每组散热模块内任意一根热管的形状为U形结构或“一”字形结构。
所述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30mm。
所述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避免前部热源通过热传导对后部热源的预热,这就降低了后端热源的温度。
2.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隙作为新风导入后段散热器的入口,从而降低后端散热器的空气入口温度,这就降低了后端热源的温度。
3.由于外界新风分别直接引入下游的散热器,可以有效降低整个散热器两端的压降,提高系统整体风量,从而降低热源的温度。
4.由于散热器的体积减少一半,使得每个散热器制造工艺降低,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散热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两个左、右水平放置的散热器11,两个散热器11的轴线重合,散热器包括基板111、散热翅片112以及散热模块113,散热翅片112设于基板111的外侧并与基板111固定连接;基板111的内侧面上沿基板的横向设有2组散热模块113,每组散热模块包括3根沿基板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热管114,每组散热模块内任意一根热管114的形状为U形结构或“一”字形结构。基板的内侧用CNC加工出与热管形状相匹配的槽道115后,将热管114埋入槽道115内,经过过盈配合、胶结、锡焊等方式与散热器基板紧密配合,最后用CNC将整个基板111的内侧面做成一个光滑平面。两个散热器11之间的间隔距离范围为15-30mm,经过测算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隔距离在25mm时,散热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焊带焊接的太阳能电池电极
- 下一篇:光电倍增管和包含其的传感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