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456.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红;邹文辉;张又孔;李冠军;陈国胜;易兴利;祝贺;谢加辉;申长宏;高彬;陈宇向;张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轴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转向架驱动装置润滑结构布置的不同导致机车转向架驱动装置电机传动端密封结构多种多样,针对电机传动端轴承和主动齿轮独立润滑的机车转向架驱动装置而言,其传统的电机传动端密封结构较简单,而且在实际的运行中存在电机排污孔漏油现象,随着后续设计的新型机车电机转速进一步的提高,采用传统的电机传动端密封结构导致的电机排污孔漏油现象越发严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传动轴动密封装置,以避免电机排污孔漏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动密封装置,以避免电机排污孔漏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轴动密封装置,包括轴承内圈挡圈、密封盖、压盖和回油管,其中,所述轴承内圈挡圈压装在传动轴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传动轴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轴承内圈挡圈的左侧与所述密封盖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二回油孔,所述回油管通过隔板分成上回油路和下回油路,所述第一回油孔将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上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孔将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下回油路连通。
优选的,上述第一回油孔包括两个子回油通道。
优选的,上述压盖的底部与齿轮箱领圈静密封接触,所述回油管的下部具有第一折弯处,所述第一折弯处避让开所述密封压盖与所述齿轮箱领圈的连接处。
优选的,上述回油管的上部具有第二折弯处,所述第二折弯处避让开位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齿轮。
优选的,上述密封盖与所述压盖通过一圈铆钉连接。
优选的,上述回油管与所述压盖通过铆钉连接。
优选的,上述压盖上设置有两道U型集油槽与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轴动密封装置,包括轴承内圈挡圈、密封盖、压盖和回油管,其中,所述轴承内圈挡圈压装在传动轴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传动轴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轴承内圈挡圈的左侧与所述密封盖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二回油孔,所述回油管通过隔板分成上回油路和下回油路,所述第一回油孔将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上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孔将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下回油路连通。
使用时,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当有润滑油从第一间隙中进入时,一部分进入到第一回油孔中,然后经上回油路实现回油,第一回油孔回油能力不足时,部分润滑油进入到第二间隙中,然后经过第二回油孔进入到下回油路中实现回油,从而实现了分流回油,不会由于润滑油回油不顺导致润滑油泄露,从而避免电机排污孔漏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动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轴承内圈挡圈1、传动轴2、压盖3、第二回油孔31、U型集油槽32、密封盖4、第一回油孔41、回油管5、上回油路51、下回油路52、第一折弯处53、第二折弯处54、齿轮6、齿轮箱领圈7、第一间隙8、第二间隙9、电机排污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轴动密封装置,以避免电机排污孔漏油。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动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