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齿轮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4176.0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春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1D9/32;C23C8/22;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齿轮 渗碳 淬火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齿轮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齿轮是技术要求最高的零部件之一,齿轮在运转过程中,相互啮合的齿面之间既有滚动又有滑动,同时齿轮还受到脉冲应力和交变弯曲应力的作用,因此要求齿轮需经过热处理以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能,高尺寸精度,运转中的低噪音的性能。
渗碳淬火、碳氮共渗是变速箱齿轮表面强化最主要的热处理方法。现有的渗碳淬火中,渗碳温度通常为920-940℃,渗碳碳势CP通常为1.0-1.2C%,以期获得高质量的渗碳表层,但它存在有如下不足:1、渗碳温度高,时间长,能耗大;2、变形大;3、存在黑色组织,致使硬度偏低,降低抗疲劳,降低耐磨性,缩短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齿轮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一种变速箱齿轮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速箱齿轮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渗碳步骤,将齿轮置于加热炉内,加热炉从室温升到850-900℃以渗碳,渗碳时间2~5小时,该渗碳步骤中,渗碳分为起始阶段、强渗阶段和扩散阶段;该起始阶段的碳势CP为0.9-1C%;强渗阶段的碳势CP为1-1.1C%;扩散阶段的碳势0.8-0.9C%,起始阶段的时间为12-15分钟,强渗阶段的时间200-220分钟,扩散阶段的时间为20-40分钟。
B.淬火步骤,将渗碳后的齿轮冷却至810-850℃,接着均温20~40分钟,然后在85-95℃淬火油中淬火;
C.回火步骤,淬火后的齿轮在155-170℃中进行1~2小时回火。
进一步,该渗碳步骤中,向加热炉内通入甲醇和丙烷。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在保证渗碳层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渗碳温度和淬火温度,提高淬火油温,适当提高渗碳碳势,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降低渗碳温度和淬火温度,不延长渗碳时间,降低能耗;b、能防止黑色组织产生,获得均匀的渗碳层,改善渗碳淬火后的渗碳层显微组织,获得最佳金相组织,以明显提高齿轮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c、减小变形,提高齿轮加工与装配尺寸精度,提高齿轮传动平衡性,降低噪音,提高齿轮使用寿命。通入甲醇和丙烷能调整优化炉内气氛中的碳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变速箱齿轮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A.渗碳步骤,将齿轮装入料筐,再置入密封箱式多用加热炉内,加热炉从室温升到850-900℃以渗碳,渗碳时间2-5小时;本实施例之中,该加热炉从室温升到900℃,渗碳时间2小时40分钟。在升温到850-900℃后向加热炉通入甲醇和丙烷并开始渗碳,该渗碳分为起始阶段、强渗阶段和扩散阶段;其中:渗碳的起始阶段的碳势CP为0.9-1C%,12-15分钟;渗碳的强渗阶段的碳势CP为1-1.1C%,200-220分钟;渗碳的扩散阶段的碳势CP为0.8-0.9C%,20-40分钟;本实施例之中,起始阶段的碳势CP为0.96C%,13分钟;强渗阶段的碳势CP为1.05C%,210分钟;扩散阶段的碳势CP为0.85C%,30分钟;
B.淬火步骤,将渗碳后的齿轮冷却至810-850℃,接着均温20~40分钟,然后在85-95℃淬火油中淬火;本实施例之中,将渗碳后的齿轮冷却至830℃,接着均温30分钟,然后在85-95℃淬火油中淬火,并低速搅拌;
C.回火步骤,淬火后的齿轮在165℃中进行1-2小时回火。
本实施例之中:该齿轮材质为低碳钢,例如选用20CrMnTi。
本实施例之中,该甲醇和丙烷的加入比例:10:3-4。该甲醇的加入量例如60-76ml/min/立方米3(加热炉容积)。采用上述处理方法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热处理后的齿轮,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5-0.8mm,表面硬度为HRC59-63,硬化级别为1级;2、防止因内氧化产生黑色组织,获得最佳金相组织;3、变形减少1/2,精度提高2-3级,碳化物级别为1级,降低噪声;4、节电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春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春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4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