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93456.9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滟;康鹏;蔡涛;丁树岩;石胜鹏;刘善元;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3/16;C08L23/06;C08K13/02;C08K3/34;C08K5/098;C08F110/06;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聚丙烯树脂、聚合物组合物和耐划伤母粒,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
(a)40-70重量%的结晶聚丙烯A,该结晶聚丙烯A选自丙烯均聚物和/或丙烯无规共聚物,以丙烯无规共聚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丙烯无规共聚合物含有82-99.9重量%的丙烯结构单元、0-6重量%的乙烯结构单元和0-12重量%的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结构单元,且乙烯结构单元和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结构单元的总含量为0.1-18重量%,以及
(b)30-60重量%的乙烯-丙烯弹性共聚物B,以乙烯-丙烯弹性共聚物B的总重量为基准,该乙烯-丙烯弹性共聚物B含有60-92重量%的丙烯结构单元、8-25重量%的乙烯结构单元以及0-15重量%的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结构单元,
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和所述结晶聚丙烯A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均大于4;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与所述结晶聚丙烯A的熔融指数之比为0.7-1.3,所述耐划伤母粒为以聚丙烯为载体的超高分子量硅氧烷母粒,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0-15g/10min,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树脂,所述耐划伤母粒的含量为1-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通过在具有高立构选择性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存在下用连续聚合法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和结晶聚丙烯A的分子量分布均为4.5-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结晶聚丙烯A为丙烯均聚物;所述乙烯-丙烯弹性共聚物B含有10-18重量%的乙烯结构单元和82-90重量%的丙烯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为0.1-100g/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熔融指数为0.5-50g/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丙烯弹性共聚物B以平均粒径小于0.5μm的颗粒分散于所述聚合物组合物中。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根据ASTM D1003方法测定的雾度小于60%。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在-60℃至20℃的温度下具有一个玻璃化转变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树脂,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含量为1-30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树脂,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含量为5-20重量份。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丙烯组合物还含有聚乙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树脂,所述聚乙烯的含量为0.1-30重量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丙烯组合物还含有聚乙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树脂,所述聚乙烯的含量为5-15重量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丙烯组合物还含有矿物填料和/或增韧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树脂,所述矿物填料的含量为0-50重量份,所述增韧剂的含量为0-30重量份,且所述矿物填料和所述增韧剂的总含量至少为0.1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34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