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氧化膜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2684.X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哲敏;李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16 | 分类号: | H01L21/316;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欣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 膜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低温氧化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D封装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晶片级封装(waferlevelpackage,WLP)的研究也日趋成熟。一种晶片级封装工艺是后通孔(vialast)工艺,其主要特征是将通孔结构的形成步骤放在最后完成。
图1A-1D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后通孔工艺来处理晶片的示意过程。为使得图形简洁,各图中相同的结构仅用附图标记标注一次。如图1A所示,前端的工艺形成载有器件和必要保护结构的晶片(仅为图示的目的,该晶片显示为倒置。实际加工中晶片可为任何取向)。对晶片的基底部分101进行背侧研磨(grinding),获得期望的厚度和平整度。随后,如图1B所示,通过干法刻蚀工艺获得通孔结构102,并在通孔102的底部沉积接触材料(例如,接触层103)。随后,如图1C所示,以诸如CVD的沉积工艺将氧化膜104沉积在晶片表面(包括通孔内),然后把通孔底部的氧化物刻蚀掉,暴露出接触层103。最后,如图1D所示,通过诸如溅射的方式将重分布层(RDL)105施加到晶片表面,并利用湿法刻蚀工艺得到期望的RDL图形。
出于可靠性的考虑,图1A-1D所示的现有技术,以及本领域的其他类似技术,在使用CVD和PVD等沉积氧化膜时,需要采取低温制程。例如,对于CVD,通常要求温度低于200℃。以低温制得的氧化膜被称为LTO膜。另一方面,对于氧化膜有一定的厚度要求,例如,其厚度应达到20K(20000埃)。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以低温工艺沉积较厚的氧化膜时会发生一些问题。
集成电路制造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氧化膜是基于SiH4获得的氧化膜和基于TEOS(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获得的氧化膜。业界也将其称为SiH4基氧化膜和TEOS基氧化膜。
对于SiH4基氧化膜,其成膜反应是:
SiH4+2N2O→SiO2+2N2+2H2
对于TEOS基氧化膜,其成膜反应是:
Si(C2H5O)4+8O3→SiO2+10H2O+8CO2
当采用低温工艺制得上述两种氧化膜时,将其相应称为SiH4基LTO膜和TEOS基LTO膜。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将上述两种氧化膜应用到晶片级封装中都有问题产生。SiH4基氧化膜的厚度及应力均匀性较好,但其台阶覆盖率较差,例如,在沟槽结构的底部侧壁位置处,氧化膜厚度可能仅为60-80nm,这样的厚度在PVD之前的刻蚀过程中可能被破坏。TESO基氧化膜的台阶覆盖率较好,但是其厚度及应力的均匀性较差,在晶片表面产生变色(discolor)现象。
鉴于SiH4基氧化膜和TEOS基氧化膜各自均有一定的问题,考虑将两种膜结合在一起,得到复合氧化膜。例如,使用10KTEOS+10KSiH4的结构,利用TEOS基氧化膜具有较好的台阶覆盖率的能力来进行填洞,然后在其上生长SiH4基氧化膜,利用其厚度均匀性好的能力来避免变色的问题。
然而,由于上述两种氧化膜的应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发生严重的剥离(peeling)问题。图2A示出对示例性SiH4基氧化膜和示例性TEOS基氧化膜所作的应力测试,结果显示,在以CVD法沉积氧化膜后,TEOS基氧化膜所的应力比SiH4基氧化膜高,两种氧化膜应力数值相差约为50MPa;此后差值随时间不断增大,48小时后差值超过100MPa。当以低温工艺形成由SiH4基LTO膜和TEOS基LTO膜构成的复合LTO膜时,上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已有的工艺实践表面,低温CVD沉积后,TEOS基LTO膜和SiH4基LTO膜的应力差值随时间不断增大,48小时后差值约达23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浮栅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形成金属硅化物的方法及其湿法腐蚀混合液配方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