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运输中轨道、公路机动车辆防追尾、防碰撞办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1405.8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伟 |
主分类号: | B60W50/14 | 分类号: | B60W50/14;B60W10/18;B60W10/30;B60W40/105;B60W40/10;G08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2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运输 轨道 公路 机动车辆 追尾 碰撞 办法 | ||
1.一种交通运输公路机动车辆防追尾、防碰撞方法,其技术特征是:建立汽车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 ,当汽车与汽车之间以及与危险障碍物之间的间距小于相应的动态安全距离时,该系统能自动报警,并采取制动、辅助驾驶措施,或提醒采取转向措施;测定本车、相邻车辆(来自360度全方向)的即时速度、方向,及与相邻车辆、及与危险障碍物之间的间距、相对速度;并依据各速度、间距的变化率和方向的变化趋势,判定车辆间以及与危险障碍物之间是否处于相应动态安全距离范围,并给出显示;判定车辆未处于安全距离,该距离值为受关联因素影响的动态值、或车辆间及与危险障碍物之间间距的变化率不安全时,系统能自动进行语音和信号报警,并采取减速、制动等辅助驾驶措施,或提醒采取转向措施;相关车辆之间可发出和接收危险警示信息,并做出响应,以避免追尾、被追尾和碰撞、被碰撞;即时安全距离,由车辆当时所处于的速度矢量、速度变化率(加速度矢量)、路况、气象和时间因素决定,是区间变量;该汽车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应设置不同的工作状态;道路的建设及所有者应开发和建设与车载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相适应的软、硬件系统,并提供相应服务和管理;社会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制定与车载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相配套的法规条款、相关标准规章、保险品种及进行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开发工作;公路机动车辆运输防碰撞、防追尾综合控制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发展及资金管理应统筹考虑,以满足其不断发展要求;形成不断完善和有效的公路机动车辆运输防碰撞、防追尾综合控制系统体系,避免和防范公路机动车辆重大恶性碰撞、追尾事故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公路机动车辆防追尾、防碰撞方法,其技术特征是:该汽车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应设置不同的工作状态,部分工作状态应可以选择,驾驶员根据当时的车况、路况和其它环境因素决定设置,可起到良好的辅助驾驶作用;该系统工作状态至少要包括:高速公路行车、国、省道干线公路长途行车,城区干线及快速路行车、繁忙及空旷路面行车、不良气象条件及湿滑路面行车,山区危险路段行车(以预防落崖、撞壁等恶性事故发生),上述各种路况和环境条件下的高、中、低速行车;车辆在高速公路、山区危险路段、长途客货运输等情况下行车时,该系统应自动开启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该系统的默认状态或常态应为预先设置的相应工作状态,但驾驶员可以在限时内暂时更改系统工作状态,限时过后系统将自动恢复默认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公路机动车辆防追尾、防碰撞方法,其技术特征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快速路、其它主要和干线道路的建设及所有者,应开发和建设与车载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相适应的软、硬件系统,提供服务和管理;诊断即将上线和在线车辆是否装有满足基本要求的车载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合格车辆的通行费应给与优惠;为在线车辆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通讯服务、维修维护、配件更换及安装或重新安装服务;其它类型公路应积极参照跟进,依具体路况选择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公路机动车辆防追尾、防碰撞方法,其技术特征是:交通管理部门同时制定与车载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相配套的法规条款,并根据实际情况使之成为强制性法规,年检时作为必检、强检项目;检验合格者,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缴费应给与相应优惠;相关法规应及时纳入《道交法》中;保监会制定措施,支持公路机动车辆运输防碰撞、防追尾综合控制工程建设,监督保险公司为装有合格(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车载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在参保涉车安全险种时给与相应的优惠保险费;驾驶员培训也应有跟进措施;安监局要有相应的监督措施和安全要求,以监督路网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运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公路机动车辆防追尾、防碰撞方法,其技术特征是:相关生产企业、教学院校、科研开发、检测机构和标准、法规编制单位,应使与汽车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开发工作,按难易程度、实验成熟阶段分阶段提前完成,并跟踪修改、补充、完善,以促进和引领该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与车辆产品、交通运输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相关行业协会制定支持、投资和缴费优惠政策,形成公路机动车辆运输防碰撞、防追尾综合控制工程的社会系统,并成为该系统的领导和组织者;汽车智能防撞、防追尾辅助驾驶系统应成熟一步、实施一步,各相关部门跟进一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伟,未经王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4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货车中梁、铁路货车及其梁架组装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