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苯醚类化合物在制备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剂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2005.4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昊;姚新生;郑易之;陈国栋;郭良栋;孙翔;赵欢;李小霞;孔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85 | 分类号: | A61K31/085;A61P25/28;C12P7/22;C12R1/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苯 化合物 制备 淀粉 蛋白 聚集 抑制剂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制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聚集活性的联苯醚类化合物在制备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老年痴呆是一种由脑部疾病引起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综合征,其表现为智力(包括记忆力、学习能力、方向辨认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判断力)上的减退。老年痴呆一般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病(Vascular dementia,VA)、路易体痴呆病(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以及额颞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等4种类型。在所有的痴呆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50-70%,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
目前已经上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主要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NMDA)为主,这些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病情的恶化、逆转病情,因此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的药物十分重要。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Aβ聚集体的形成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Aβ由37–42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β40在人体内产生最多。虽然Aβ42在人体内不多,只有Aβ40的1/99,但Aβ42因能自发聚集,其聚集体毒性更大。因此抑制Aβ42聚集已成为研制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重要靶标之一。
目前发现具有抑制Aβ聚集活性的化合物主要有:1)肽类抑制剂,如PPI-1019、SEN-304、SEN606等;2)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如Tramiprosate、Clioquinol、Scyllo-inositol、Congo red(刚果红)等;3)植物来源的小分子化合物,如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α-Mangostin、PGG(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pyranose)等;4)细菌来源的小分子化合物,如α-D-mannosylglycerate、ectoine、hydroxyectoine等。其中EGCG(NCT00951834)已处于临床Ⅲ期实验阶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苯醚类化合物在制备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联苯醚类化合物在制备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剂中的用途,所述联苯醚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其中R1=H,R2=CH3,R3=H,R4=OH,R5=H且R6=H;或R1=H,R2=CH3,R3=H,R4=OH,R5=OH且R6=OH;或R1=OH,R2=H,R3=CH3,R4=H,R5=OH且R6=OH。
所述联苯醚类化合物即为diorcinol、violaceol-I和violaceol-II。
所述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剂应用于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所述联苯醚类化合物是通过曲霉属真菌(Aspergiulls sp.)16-20-8-1发酵、分离得到;
所述曲霉属真菌(Aspergiulls sp.)16-20-8-1从采自中国吉林长白山的地衣平盘软地卷无芽变种中分离,经分类学研究鉴定为曲霉属真菌(Aspergiulls sp.),并于2014年1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8619。
所述联苯醚类化合物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