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车用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2927.2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岑益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益南 |
主分类号: | F16H61/468 | 分类号: | F16H61/46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变速箱因其变速范围小,不能涵盖汽车的全部变速范围,只是改变汽车力矩,用于汽车的辅助变速。而现有技术汽车的变速方式是以改变原动机的转速达到平滑无级变速的,内燃机改变供油电动机的电压使得其转速改变,这都是恒力距变速,当这种变速的力矩达不到要求时,要采用恒功率变速的机械变速箱变速,以便增加或减少力矩作为辅助变速,其中无论是有级齿轮变速箱或无级的CVT变速箱都是恒功率变速。
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中的耗能率最低点,也就是额定功率点,即额定力矩与额定转速的工作点。而现有的汽车变速方式使得汽车大部分行驶时间都不能在额定功率点工作,所以其耗能率高于最经济能耗率,例如耗能情况比较好的小排量汽车,每公里的耗油情况是:奥拓标称4升,实际行驶时5.5升,奇瑞QQ标称4.2升,实际行驶时6~10升,波罗标称4.6升,实际行驶时9~13升,排量越大差值也越大,且都在30%以上,尤其大排量的高等汽车乃至翻翻。
汽车出厂时没有给出最经济油耗指标,但根据奇瑞X1论坛的实验数据表明最经济油耗要比标称油耗低2~5%,也就是说汽车的实际油耗比经济油耗多出32%以上,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这32%以上的油未充分燃烧,生成黑烟,其中主要成分PM2.5严重污染了大气,据媒体报道:汽车尾气是我国目前空气污染的第一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发动机保持在额定功率下工作,降低耗油量、减少PM2.5排放的节能车用变速箱。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前驱球笼轴、后驱球笼轴,动力输入轴、传动齿轮系、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车用变速箱还包括第一级CVT和第二级CVT,所述第一级CVT包括第一级主动固定轮、第一级主动活动轮、第一级从动活动轮、第一级升速油缸、第一级降速油缸、和第一级钢带;所述第二级CVT包括第二级主动活动轮、第二级从动固定轮、第二级从动活动轮、第二级升速油缸、第二级降速油缸、和第二级钢带;所述第一级从动活动轮与第二级主动活动轮之间有固定双面锥轮,固定双面锥轮分别与第一级主动活动轮、第二级从动活动轮齿合,所述固定双面锥轮与第一级从动活动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级钢带、与第二级主动活动轮之间连接有第二级钢带。
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装有扭矩传感器,用以测量汽车行驶阻力矩的变化。
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扭矩显示表B相连,扭矩显示表B位于车辆仪表盘上,表盘内设有相应的发动机在额定转矩Me的下固定电压,当扭矩传感器3传来实际工作转矩M的电压与额定转矩下的电压相等时,指针为零,当实际工作扭矩电压小于Me相应电压指针向左,汽车要升速,当实际工作扭矩电压大于相应Me电压时指针向右,汽车要减速。
所述第一级升速油缸与第二级升速油缸并联,升速时可同时充油,降速时可同时放油,第一级降速油缸与第二级降速油缸并联,升速时可同时放油,降速时可同时充油,保证汽车稳速行驶,达到节能状态。
在完全手动操作时,所述升速油缸与降速油缸通过标准三位主令开关控制充、放油,所述标准三位主令开关安装在油门脚踏板上或安装在仪表盘上。
当自动操作时,为了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所述两个升速油缸与两个降速油缸还可通过手动操作四位丁字指令开关控制充、放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最大传速比可达到49,该变速比已涵盖全部汽车的变速范围,以本发明作为汽车的主变速方式,由于是恒功率的机械变速,可且根据路面阻力矩变化实现自动或手动变速,使得汽车在正常行驶中,发动机始终在额定功率点工作,油燃烧最完全,燃油耗最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的液压传动原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的电器控制原理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的扭矩显示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一种节能车用变速箱的自动变速流程控制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益南,未经岑益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2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在水中自动放气的高压气瓶
- 下一篇:转矩传递装置的阻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