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混凝土振捣可视化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995.7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亮;赖刚;钟桂良;刘金飞;尹习双;宋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T7/00;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机 图形 技术 混凝土 可视化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振捣技术,特别涉及混凝土振捣可视化监控技术。
背景技术
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工艺,工艺过程中振捣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混凝土振捣是指的对卸入浇筑仓内的混凝土拌和物进行振动捣实,以满足设计质量要求。传统的施工现场振捣质量控制,是通过振捣棒的交错插入来保证混凝土浇筑区域的全覆盖,同时通过粗放的经验方式来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和插入角度,以及振捣时长、振捣间距等过程控制参数,从而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难以做到振捣棒插入深度、插入角度、振捣时长及振捣间距等参数的精确把握,因而根据个人经验操作的随意性强,振捣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和工作条件的影响,难以避免出现欠振、过振及漏振等问题,而施工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只能通过人工经验,主观判定施工过程质量,对施工质量的评价缺乏有效直观的数据支撑,这已成为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的通病,缺乏一种技术方案有效且直观的监测分析振捣情况。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极大提升,基于计算机的图形可视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由于图形可视化技术具有直观明了、方便快捷的特点,将其引入建筑工程混凝土振捣监控与评价领域,可以极大的提升振捣质量监控的技术水平,为施工人与监理方提供直观且科学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目前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没有有效直观的数据支撑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混凝土振捣可视化监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混凝土振捣可视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绘制混凝土块体,获取浇注高度及施工仓面数据,形成立面浇注高度图及施工仓面平面图,并将立面浇注高度图与施工仓面平面图相对应;
步骤2、实时获取振捣设备实际位置、振捣设备方位角度、振捣设备振捣参数及振捣设备报警信息,计算并在施工仓面平面图中绘制仓面平面振捣实施情况;
步骤3、系统时刻根据用户选择判断是否进行统计分析,若不是则不进行处理,若是则将施工仓面平面图中欲振捣区域离散格网化,判断每个格网与振捣影响区的叠加情况,获取到每个格网的振捣统计结果;
步骤4、将每个格网的振捣统计结果与预存的标准振捣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振捣质量监控结果,通过分级方法在施工仓面平面图中显示振捣质量监控结果。
具体的,步骤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1、获取需绘制的混凝土块体轮廓,绘制混凝土块体;
步骤12、获取浇注高度,在混凝土块体中进行浇注高度填充得到立面浇注高度图,并在立面浇注高度图中区分显示正在施工仓面及已施工仓面;
步骤13、获取施工仓面数据,绘制施工仓面平面图,并将施工仓面平面图与立面浇注高度图中的施工仓面相对应,所述施工仓面数据包括仓面范围及仓面平面布置。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振捣设备振捣参数至少包括振捣设备振捣棒数量、振捣深度、振捣棒振捣影响区及振捣实时时间。
再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振捣统计结果包括每个格网的振捣时长ti及振捣深度hi。
具体的,步骤3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31、系统时刻根据用户选择判断是否进行统计分析,若不是则不进行处理,若是则将施工仓面平面图中整个欲振捣区域离散化为格网,设每一个格网的边长为L及格网面积为S,每一个格网对应一个振捣时长ti及一个振捣深度hi,ti及hi的初始值为0;
步骤32、根据之前接收到的该施工仓面对应的所有振捣设备实际位置、振捣设备方位角度、振捣设备振捣参数及振捣设备报警信息,以时间顺序分为多次振捣信息,选择该施工仓面对应的第一次振捣;
步骤33、根据本次振捣的振捣设备实际位置、振捣设备方位角度及振捣设备振捣参数计算出本次振捣的振捣棒振捣影响区位置,并判断出该振捣影响区所覆盖的格网,选取一个格网进入下一步进行计算;
步骤34、判断该格网是否为被覆盖的格网,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不是则保持其振捣时长ti及振捣深度hi不变并直接进入步骤36;
步骤35、将该振捣棒振捣影响区的振捣时间ts与该格网的振捣时长ti进行相加,用所得到的值替换之前存储的振捣时长ti的值,同时判断振捣棒振捣影响区的振捣深度hs是否大于该格网的振捣深度hi,若是则将该格网的振捣深度hi的值变更为hs的值,若不是则保持原hi的值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暖通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新风除湿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