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非从动车轮的独立车轮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691.1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赞德伯尔根;丹尼尔·美因茨;史蒂文·斯科特·艾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钦鹏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从动 车轮 独立 悬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非从动车轮的独立车轮悬架,其包含可旋转地安装车轮的车轮架,所述车轮架铰接到配置为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以及至少一个附加横向连杆。所述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通过车身侧的两个连杆轴承铰接到车身,并且通过车轮架侧的两个连杆轴承铰接到车轮架。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车身侧连杆轴承的连接线和车轮架侧连杆轴承的连接线至少大体上在车轮架的上游交叉。另外,所述车轮悬架包含承支承在车身和车轮架上的承载弹簧,其中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实质上配置为U型,其具有两个纵向部件和将所述纵向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横向部件,以及承载弹簧安置在所述纵向部件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非从动车轮的独立车轮悬架。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EP1937498B1中公开了这样一种车轮悬架,所述车轮悬架也定义为梯形连杆式轮轴。承载弹簧一方面支承在车身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承在驱动轴上游或下游的车轮架上。下方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和/或梯形连杆通过两个连杆轴承连接到车轮架,以及两个附加连杆轴承连接到车身,其中在车轮侧的车轮架与梯形连杆的两个连接部其中之一通过垂直于梯形连杆的连杆平面延伸的所谓的整体连杆间接实现。从车辆的行驶方向看,车轮架侧的连杆轴承的连接线和车身侧梯形连杆的连杆轴承的连接线在车轮架的上游相交。在梯形连杆的连杆平面上方,两个附加横向连杆铰接到车轮架,其中的一个起外倾角调整臂的作用,并且安置在驱动轴的上方,并且另一个连杆起横拉杆的作用并且安置在驱动轴的下游。
例如美国专利US7,784,806B2还公开了另一梯形连杆式轴。下方横向连杆和/或梯形连杆通过车轮架侧的两个连杆轴承直接连接到车轮架,并且通过车身侧的两个连杆轴承连接到车身。从车辆的行驶方向看,车身侧连杆轴承的连接线和车轮架侧梯形连杆的连杆轴承的连接线贯穿在车轮悬架的上游。从行驶方向看,在梯形连杆的连杆平面内,铰接到车轮架并且起横拉杆作用的附加连杆安置在梯形连杆的上游。该横拉杆从外向内倾斜延伸到前方。承载弹簧支承在横拉杆和延伸臂上的梯形连杆之间,该延伸臂配置在车轮架上并且安置在梯形连杆的连杆平面的下方。
与本发明人有关但是在本发明的申请日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另一种梯形连杆车轮悬架,其具有铰接到车轮架并且配置为梯形连杆的下方横向连杆。在车轮架上,该梯形连杆通过连杆轴承直接连接到车轮架,并且通过附加连杆轴承经由实质上垂直于梯形连杆的连杆平面延伸的所谓的整体连杆的介入间接连接到车轮架。承载弹簧支承在车身以及梯形连杆上。在车辆的行驶方向看,起铰接至车轮架的横拉杆作用的附加横向连杆安置在车轮中心轴线的上游以及梯形连杆的连杆平面的下方。
发明内容
鉴于本发明的这一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披露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非从动轮的独立车轮悬架,该悬架与公知的车轮悬架比较重量更轻并且具有更紧凑的结构。
该目的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独立车轮悬架实现。以下还公开了本发明的其他具体优选实施例。
需要提及的是,下面说明书中单独陈述的特征可以以任何技术上有利的方式彼此结合,以便揭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尤其结合附图描述并限定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非从动车轮的独立车轮悬架包含可旋转地安装车轮的车轮架,所述车轮架铰接到配置为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以及至少一个附加的横向连杆。在这种情况下,该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通过车身侧的两个连杆轴承铰接到车身,并且通过车轮架侧的两个连杆轴承铰接到车轮架。另外,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车身侧的连杆轴承的连接线和车轮架侧的连杆轴承的连接线至少大体上在在车轮架的上游相交。换句话说,该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是相应的所谓的梯形连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悬架还包括支承在车身和车轮架上的承载弹簧。根据本发明,该扭转刚性的横向连杆配置为实质上的U型,具有两个纵向部件和将所述纵向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横向部件,其中承载弹簧安置在所述纵向部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前照灯转向控制系统
- 下一篇:自动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