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8780.X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伟俊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F01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2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四冲程发动机主要包括气缸、曲柄、活塞和连杆,发动机通过气缸内的空气和油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活塞做功推动连杆运动,从而推动曲轴旋转做功,发动机曲轴旋转2周完成一次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当发动机压缩行程时,活塞到达上止点,此时燃烧时气缸内的气体具有最高的膨胀压力,但由于活塞、连杆、由柄及主轴颈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上而不能对曲轴的旋转中心形成有效的力矩,因此导致最高膨胀压力时力的作用效果较差,机械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用力的输出效果好、效力高、使用方便的节能型发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筒、汽缸盖、气缸盖罩、连杆、曲柄、曲轴和活塞;所述的汽缸盖与缸体之间设有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汽缸盖底端左右两边的导向杆、固定安装在缸体上的导向套和设置在导向套外的弹簧;所述的导向杆和导向套配合使用;其中:所述的汽缸盖上方设有一推压装置,所述的推压装置包括凸轮、上转轮、下转轮和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一个端点固定安装在气缸盖罩上,另外两个端点分别安装上转轮和下转轮;所述的上转轮与凸轮相接触,所述的下转轮与汽缸盖的顶端相接触;所述的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曲轴上分别安装有凸轮轴链轮、曲轴链轮,且凸轮轴链轮和曲轴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
所述通过凸轮控制汽缸盖或者汽缸盖和缸筒上下运动可使发动机瞬间燃烧最大的燃烧压力作用在最恰当的位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缸筒与缸体固定安装在一起时,所述的汽缸盖底端的中间部分设有圆形状凸起部,凸起部嵌入缸筒内;在凸起部与缸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以上所述的缸筒与汽缸盖固定连接,缸筒与汽缸盖一起上下运动。
以上所述的缸体与缸筒斜置,使发动机在做功时,缸体内的活塞与连杆处于中心重合状态。
该改进点作用:使发动机在做功时,缸体内的活塞与连杆处于中心线重合状态,从而使得发动机在燃烧时所产的力作用在活塞上时活塞与连杆处于中心线重合状态,可使活塞产生的强大压力垂直作用在连杆上,使连杆获得更大的力来推动曲轴做功,因此更加的在燃烧一样的能源时产生的动力更加大,到达了节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缸体和缸筒的底部侧壁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与连杆的运动轨迹相对应。
所述由于缸体和缸筒向一边倾斜,缸体、缸筒的底部一边更靠近连杆,而另一边则远离连杆,所以在向一边倾斜的缸体和缸筒的底部开有一竖长方形的口子,可以使连杆在排、压气冲程时不会碰到缸体和缸筒,该长方形口子在缸体和缸筒的底部即不会影响活塞的密封性又可以让连杆顺利通过。
以上所述汽缸盖的上沿周边与汽缸盖罩的下沿周边通过可伸缩的上橡胶套相连,汽缸盖的下沿周边与缸体的上沿周边通过可伸缩的下橡胶套相连。
所述在汽缸盖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汽缸盖与缸体和汽缸盖罩的连接。
工作原理:
由曲轴转动,带动曲轴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凸轮轴齿轮转动,使凸轮轴转动带动凸轮旋转,且曲轴转两圈,凸轮转一圈,即发动机完成四个冲程,凸轮旋转一圈,其传动原理与曲柄齿轮带动进气凸轮轴齿轮和排气凸轮轴齿轮,以带动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转动从而完成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的旋转动作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缸体与汽缸盖、缸筒等采用向一边倾斜的设置,使得燃烧瞬间产生的最大压力作用在活塞和连杆同一轴心线上时(活塞与连杆立体平行),可使活塞产生的强大压力垂直作用在连杆上,使连杆获得更大的力来推动曲柄做功;由于缸体和缸筒向一边倾斜,缸体、缸筒的底部一边更靠近连杆,而另一边则远离连杆,所以在向一边倾斜的缸体和缸筒的底部开有一竖长方形的口子,可以使连杆在排、压气冲程时不会碰到缸体和缸筒,该长方形口子在缸体和缸筒的底部即不会影响活塞的密封性又可以让连杆顺利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伟俊,未经范伟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接线器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微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