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8289.1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4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住友正清;深津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公开基于2012年5月30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2-122822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绝缘栅型双极型晶体管(以下简称为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功率变换用半导体装置之一,已知在产业用电动机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具有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在这样的半导体装置中降低关断(turn off)时的浪涌电压的方案已被提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例如,沟槽栅型的IGBT元件在P+型的集电极层上形成有N-型的漂移层,在漂移层的表层部形成有P型的基极层。并且,在基极层的表层部形成有N+型的发射极层。此外,多个将基极层和发射极层贯通而到达漂移层的沟槽以条状延伸设置。此外,在各沟槽的壁面依次形成栅极绝缘膜和栅极电极,由这些沟槽、栅极绝缘膜、栅极电极构成沟槽栅构造。并且,在基极层和发射极层上,隔着层间绝缘膜而具备发射极电极,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膜的接触孔,基极层及发射极层与发射极电极得以电连接。并且,在集电极层的背面,具备与该集电极层电连接的集电极电极。
此外,在具有上述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中,多个栅极电极中的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经第1电阻而被施加规定电压,多个栅极电极中的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经电阻值比第1电阻小的第2电阻而被施加规定电压。
由此,在将IGBT元件关断时,关断电压经第1电阻被施加到一部分的栅极电极,并且关断电压经第2电阻被施加到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因此,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下降速度与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下降速度相比变快。
因而,能够在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变得比MOS栅极的阈值电压(以下简称为阈值电压)低之前,使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比阈值电压低,随之能够事先减小集电极电流。此外,当一部分的栅极电极变得比阈值电压低,则集电极电流变成零,IGBT元件关断。即,通过设置时间差使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变得小于阈值电压,能够阶段性地减小集电极电流。因此,与同时使各栅极电极低于阈值电压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浪涌电压的大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9624号公报
发明概要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具有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中,在将IGBT元件接通(turn on)时,接通电压经第2电阻而施加到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因此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上升速度变得过快。因此,从IGBT元件接通到成为规定电流值的期间会变得过短,浪涌电压变大而IGBT元件有可能被破坏。即,在具有上述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中,虽然能够减小关断时的浪涌电压的大小,但是接通时的浪涌电压变大。
另外,这种现象并不是仅发生于规定电压经第1电阻施加到一部分的栅极电极、规定电压经电阻值比第1电阻小的第2电阻施加到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情况。即,也同样发生在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比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快的半导体装置中。
进而,上述现象不仅发生于沟槽栅型的半导体装置,也同样发生于平面栅极型的半导体装置,并且,不仅发生于形成有N沟道型的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也同样发生于形成有P沟道型的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在具有IGBT元件的半导体装置中,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关断时的浪涌电压的同时也抑制接通时的浪涌电压的半导体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形成在漂移层的表层部的第2导电型的基极层、形成在与漂移层中的基极层隔开间隔的位置的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层、形成在基极层的表面的多个栅极绝缘膜、分别形成在栅极绝缘膜上的多个栅极电极、形成在基极层的表层部的发射极层、与发射极层及基极层电连接的发射极电极、以及与集电极层电连接的集电极电极,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比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慢,该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如下。
即,其特征在于,发射极层仅与配置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绝缘膜相接而形成,不与配置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绝缘膜相接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8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介质器件
- 下一篇:元件收纳用封装件以及安装结构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