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气门垫宽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6590.1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启恩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气 门垫宽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节气门垫宽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令节气门在引进空气帮助引擎燃烧时,将具有更强的空气流速,进而增加车辆的低速扭力,使得引擎更有力以提高其效能性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进气系统,主要是在空气软管构件与进气歧管构件之间设有节气门,该节气门内有一控制空气进出及进气量多少的阀门,而节气门阀门开关的大小能决定进气量的多少,进而决定喷油量,而进气岐管所在位置为节气门之后及各燃烧气缸前,通常各进气岐管的长度系为相同,一般节气门的进气量有用计算机控制,亦有用动力控制,不论是哪种型态,动力都无法随传随到,如此易导致空气进气量不足,而无法使空气迅速与汽油结合燃烧,往往造成引擎无法发挥最大动力;
为改善上述缺失,故有人研发一种增加空气容积的实用新型,即为中国台湾专利M428238,主要是于节气门的出气口上与引擎的进气岐管间设有辅助岐管,该辅助岐管具有相当宽度,且其上贯穿设有容室,其中,该容室为一前后端直径均等的正圆柱状,然此种结构的增设虽能增加空气容积,仅能补足空气进气量不足的缺失,然对于空气进气的速度增加以使空气迅速与汽油结合上,并无多大增益,仍然无法使引擎发挥最大动力;
鉴于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了能增加空气容积外,还能提高空气流速,进而缩短空气与汽油结合的时间,以增加低速扭力而使引擎在最短时间展现最大动力,期能嘉惠汽车工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藉由在垫宽器适当位置处贯穿设有具相当容积的孔洞,并使该孔洞为前后端直径不均等的斜锥柱状,除增加空气容积外,并提高空气流速,以缩短空气与汽油结合的时间,进而增加低速扭力以提高引擎动力来增加汽车的效能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包括有:
一节气门,其上设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其中,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为相互贯穿;
一阀门,设于该节气门内,以控制空气进出;
一垫宽器,具有一厚度,且贯穿设有孔洞,该孔洞的一端与节气门的出气口相连通;
一凸肋,延伸自孔洞的另一端,并与该孔洞连接为一体,其中,该孔洞两端的直径不相等;
一密合介物,位于节气门与垫宽器之间。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密合介物为垫圈或垫片。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垫宽器位于孔洞的后端周缘凹设有沟槽,以供垫圈置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包括有:
一节气门,其上设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其中,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为相互贯穿;
一阀门,设于该节气门内,以控制空气进出;
一垫宽器,具有一厚度,且贯穿设有孔洞,该孔洞的一端与节气门的出气口相连通,其中,该孔洞两端的直径不相等;
一密合介物,位于节气门与垫宽器之间。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密合介物为垫圈或垫片。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垫宽器位于孔洞的后端周缘凹设有沟槽,以供垫圈置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包括有:
一节气门,其上设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其中,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为相互贯穿;
一阀门,设于该节气门内,以控制空气进出;
一垫宽器,具有一厚度,且贯穿设有孔洞,该孔洞的一端与节气门的出气口相连通;
一凸肋,延伸自孔洞的另一端,并与该孔洞连接为一体,其中,该孔洞两端的直径不相等;
密合介物,分别介于节气门与垫宽器之间,及介于垫宽器与岐管之间。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密合介物为垫圈或垫片。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垫宽器位于孔洞的前、后端周缘凹设有沟槽,以供垫圈置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包括有:
一节气门,其上设有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其中,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为相互贯穿;
一阀门,设于该节气门内,以控制空气进出;
一垫宽器,具有一厚度,且贯穿设有孔洞,该孔洞的一端与节气门的出气口相连通,其中,该孔洞两端的直径不相等;
密合介物,分别介于节气门与垫宽器之间,及介于垫宽器与岐管之间。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密合介物为垫圈或垫片。
上述的节气门垫宽器结构,其中该垫宽器位于孔洞的前、后端周缘凹设有沟槽,以供垫圈置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启恩,未经高启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6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