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9270.1 | 申请日: | 2013-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应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晓燕 |
主分类号: | B60R21/2346 | 分类号: | B60R21/2346;B60R21/235;B60R21/2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驾驶 安全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在满足操控、舒适等要求的同时,安全性能更是人们出行最基本的需求。汽车上拥有诸多安全部件,如ABS泵、车身吸能盒、后视镜、左右车门镜等,安全气囊作为车内最直接的安全部件,其设计性能尤为重要。安全气囊一般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被称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旨在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通过大约0.03秒的充气时间对气袋进行充气,使身体还在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120137743.5)公开了一种车身安全气囊,包括充有气体的气袋,所述气袋上设有用于充气的进气装置、在压力作用下可放气的卸气装置。所述气袋可根据车身设置成不同的形状及大小,所述卸气装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力对车身产生挤压,车身对设于其内面的气袋上的卸气装置产生压力,卸气装置在压力的作用下释放气袋中的气体,对碰撞冲力产生缓冲,有效减小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该安全气囊虽然在展开之后进行了排气,但是在安全气囊充气展开的瞬间却会对乘员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将对对乘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该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能够减少气囊展开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设置在汽车方向盘上,包括一气体发生器和一气袋,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气袋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的外侧面上连接有一缓冲袋,所述缓冲袋内侧壁与气袋外侧壁之间形成一缓冲腔,所述气袋上开设有若干连通缓冲腔与气袋内腔的通气孔。
气体发生器、气袋及缓冲袋均设置在一个气囊模块内,该气囊模块固定在汽车方向盘上,当发生碰撞事故时且碰撞力大于设定值时,气囊模块收到信号并使气体发生器对气袋充气,气袋迅速膨胀且气袋内的部分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缓冲腔,即缓冲袋的展开速度小于气袋的展开速度,当气袋完全展开时,缓冲袋部分展开,因此缓冲袋表面较为柔软,与人体接触后起到缓冲的效果,能够减少气袋展开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
在上述的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中,所述气袋与缓冲袋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所述缓冲袋呈圆形,缓冲袋的边沿通过粘接固连在气袋外侧面上。缓冲袋的位置为气袋展开后朝向人体的侧面上,粘结工艺简单,且气袋展开保护时时间较短,因此粘结的连接强度足够。
在上述的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中,所述通气孔有三个,该三个通气孔沿缓冲袋边沿周向均匀分布。通气孔太多,缓冲袋展开速度过快,缓冲效果变差,通气孔太少,气袋完全展开后缓冲袋展开较慢,起不到缓冲效果;同时通气孔周向均匀分布能够使缓冲袋展开均匀。
在上述的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中,所述缓冲袋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当人体靠在缓冲袋上后通过排气孔对缓冲袋以及气袋进行泄气,避免缓冲袋挤压人体。
在上述的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中,所述气袋内设有若干连接两相对内侧壁的拉带,所述气袋充气时拉带的长度方向与车体的前后方向一致。对气袋的厚度进行限制,为人体撞击后预留生存空间。
在上述的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中,所述气体发生器为燃烧式气体发生器。燃烧式气体发生器是对储存的气体进行加热膨胀产生气体,速度快,为主流的气体发生器,使用较为普遍,技术较为成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气袋迅速膨胀且气袋内的部分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缓冲腔,即缓冲袋的展开速度小于气袋的展开速度,当气袋完全展开时,缓冲袋部分展开,因此缓冲袋表面较为柔软,与人体接触后起到缓冲的效果,能够减少气袋展开时对人体的冲击伤害。
2、由于气袋与缓冲袋采用相同的材料,因此折叠后体积较小,不会影响气囊的整体体积。
3、由于气袋内设有拉带,因此能够对气袋展开的厚度进行限制,为人体撞击后预留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驾驶位安全气囊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气体发生器;2、气袋;21、通气孔;22、拉带;3、缓冲袋;3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晓燕,未经应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9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防护镜
- 下一篇:一种自动吊装工件环缝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