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误操作油门和制动踏板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8476.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燕;杜笑晨;张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W10/06;B60W10/18;B60T1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油门 制动 踏板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驾驶员紧急情况下误踩油门,同时有效实现紧急刹车装置,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汽车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但是汽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其中,驾驶员在紧急的情况下误踩油门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交通事故不仅使驾驶员自身受到伤害,还会给车外人员带来安全问题,甚至导致惨剧的发生。而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分开布置,导致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情况下误踩油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防误操作油门和制动踏板一体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误操作油门和制动踏板一体化装置,包括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偏心圆装置、节气门控制机构、制动推杆、直线电机、ECU、制动主缸活塞、制动主缸、制动盘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位于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的下方,用来检测踏板的位置信号变化和加速度信号变化;所述偏心圆装置通过绳索一端连接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下端,一端连接节气门控制机构;所述制动推杆连接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上端,所述直线电机位于制动推杆和制动主缸活塞之间,其工作状态由ECU来控制;所述制动主缸活塞和制动主缸相连;所述制动主缸与制动盘连接;所述显示装置连接ECU。
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1、该装置采用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而且可靠性好,维修比较方便。
2、该装置因在驾驶员紧急刹车时采用直线电机助力制动,更有效的减小了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误操作油门和制动踏板一体化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2-位置传感器;3-加速度传感器;4-偏心圆装置;5-节气门控制机构;6-制动推杆;7-直线电机;8-ECU;9-制动主缸活塞;10-制动主缸;11-制动盘;12-显示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误操作油门和制动踏板一体化装置包括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位置传感器2、加速度传感器3、偏心圆装置4、节气门控制机构5、制动推杆6、直线电机7、ECU8、制动主缸活塞9、制动主缸10、制动盘11及显示装置12。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2和加速度传感器3位于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的下方,用来检测踏板的位置信号变化和加速度信号变化;所述偏心圆装置4通过绳索一端连接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下端,一端连接节气门控制机构5;所述制动推杆6连接于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上端,所述直线电机7位于制动推杆6和制动主缸活塞10之间,其工作状态由ECU8来控制;所述制动主缸活塞9和制动主缸10相连;所述制动主缸10与制动盘11连接;所述显示装置12连接ECU8。车辆正常加速过程中,驾驶员踩下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在偏心圆装置4一定运动范围内,踏板相当于油门踏板,节气门控制机构5工作,在此过程中,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上端设置制动空行程,因此不会产生制动;当车辆正常制动时,驾驶员继续踩下踏板,偏心圆装置4工作在另一运动范围内,制动开始起作用,制动推杆6推动制动主缸活塞9,制动主缸活塞9推动制动主缸10,制动主缸10中的制动液进入制动盘11进行制动,同时油门也在逐渐减小,符合车辆制动时油门不断递减的规律;当驾驶员紧急刹车时,加速度传感器3感应到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加速度的变化,将信号传给ECU8,ECU8检测到加速度超出了设定的标准值,就启动直线电机7,由直线电机7推动制动主缸活塞9,制动主缸活塞9推动着制动主缸10,制动主缸10中的制动液进入制动盘11进行制动,油门和制动一体化踏板1的位置变化由位置传感器2感应将信号发送给ECU8,ECU8与设定值比较后在显示装置12上显示车辆的加减速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8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式退役乘用车机油回收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输送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