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0140.X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聂卫东;朱光荣;易法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晶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氧化 有源 漂移 结构 ldmos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横向双扩散场效应管),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横向双扩散场效应管分为场氧漂移区结构和有源漂移区结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两者主要的区别是漂移区的氧化层形成的方法不一样,场氧漂移区结构的阶梯氧化层部分为0.3-1μm的厚的氧化层,由于这部分是集成电路工艺的场氧化工艺制作的。多晶硅栅与场氧化层要进行套刻。场氧漂移区结构,由于多晶下的氧化层厚,耐压特性好;而有源漂移区结构,利用栅极多晶盖在薄氧化层上的优势,栅极多晶与薄氧化层形成自对准,可以降低芯片尺寸。在导通时,通过加栅极多晶对薄氧化层下的漂移区的杂质浓度进行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导通电阻,所以导通特性要优于场氧漂移区结构。目前这两种结构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30V以下的工艺平台,有源漂移区有很大的优势。对于40V以上的工艺,有源漂移区耐压的劣势就慢慢表现出来,不如场氧漂移区结构应用广泛,而普遍采用的是场氧漂移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场氧漂移区结构和有源漂移区结构相结合起来的LDMOS,通过制作一层薄栅氧和一层厚度厚于薄栅氧的阶梯栅氧化层,有效降低有源漂移区结构在多晶端头处的电场,明显提高耐压和击穿特性,同时栅极多晶对阶梯栅氧化层自对准,不需要套刻尺寸。其优越的导通特性仍然很大部分的保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包括淡掺杂的硅基材料、N阱、漂移区掺杂、阶梯氧化层、多晶、栅极氧化层、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P型的体区、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浓N型、场氧化层;所述淡掺杂的硅基材料为最底层基础;淡掺杂的硅基材料的上层为N阱;N阱的上层包括多晶构成LDMOS的栅极,N阱、漂移区掺杂和浓N型构成LDMOS的漏极,P型的体区构成LDMOS的沟道区,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构成LDMOS的源极;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与P型体区掺杂,构成LDMOS的衬底端;在多晶与P型体区之间设置有栅极氧化层,在多晶与LDMOS的漏极之间设置有阶梯氧化层,阶梯氧化层的厚度厚于栅极氧化层,且阶梯氧化层与所述多晶构成的LDMOS的栅极自对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阶梯氧化层和栅极氧化层均为二氧化硅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阶梯氧化层的厚度是所述栅极氧化层厚度的1.3-10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为0.01μm -0.04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阶梯氧化层的厚度为0.04μm-0.2μm。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器件结构能够在基本不改动其他参数的情况下,有效地削弱了漏区多晶端头下的表面电场,将原有的有源漂移区LDMOS工作电压提高了20%。并且明显改善了器件大电流、大电场情况下的安全工作区,导通电阻基本上没有增加。该结构的器件制作只需要在常规制作工艺上增加一次光刻,成本增加很少。同时器件的加工工艺都是很常规的过程,工艺容易控制,批次间稳定。对于高低压兼容的双栅氧化的CMOS工艺平台,可以直接利用平台中的两种不同厚度的栅氧化层制作该器件,不需要增加任何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场氧漂移区LDMOS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常规有源漂移区LDMOS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栅氧化层有源漂移区结构的N型LDMOS结构示意图
其中:1. 淡掺杂的硅基材料、2. N阱、3. 漂移区掺杂、4. 阶梯氧化层、5. 多晶、6. 栅极氧化层、7. P型体区内部的浓N型、8. P型体区、9. P型体区内部的浓P型、10.浓N型、11.场氧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晶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晶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接无螺丝扣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软土建筑基础复合桩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