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片封装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561.3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牛刚;于建姝;赵晓东;段晓博;刘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H01L23/31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封装 测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芯片封装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为了对制造工艺进行监控,保证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通常的做法是在器件中形成测试结构,用于测试一些关键的参数。芯片在封装时需要将金线(或铜线)压焊至芯片的焊垫上,实现芯片与外部的电连。而压焊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于芯片,进而会施加在芯片中的绝缘介质层上,由于这些介质层一般是低介电常数的材料,机械性能较差,会使得芯片内的绝缘介质层形成裂缝(Crack),除了压焊所产生的压力外,还有其他一些外界的压力对芯片的绝缘介质层形成影响,介质层中一旦形成裂缝,芯片中的金属层便会沿着裂缝扩散,致使金属层短路或者漏电,因此,在芯片封装前非常有必要对芯片进行绝缘介质层完整性的测试。
现有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测试结构包括:堆叠的金属层1A、焊垫2A、边缘金属层3A。所述堆叠的金属层1A包括顶端金属层11A和底端金属层12A,所述焊垫2A覆盖于所述顶端金属层11A上,焊垫2A和顶端金属层11A接触电连,所述顶端金属层11A与底端金属层12A通过通孔5A电连,所述边缘金属层3A环绕于所述底端金属层12A,且边缘金属层3A与底端金属层12A之间为绝缘的介质层4A,所述顶端金属层11A与边缘金属层3A之间的空间也以绝缘材料填充。由于边缘金属层3A是整个环绕于底端金属层12A,因此,外界的压力不能很好的传递给绝缘材料,因此,这种测试结构不能很灵敏的用于测试金属间介质材料的裂缝,并且这种结构也不能用于检测通孔和通孔之间的漏电。
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封装测试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结构不够灵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片封装测试结构,所述测试结构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堆叠测试结构,每个堆叠测试结构包括:
堆叠的金属层,包括至少两层金属层,每层金属层间通过通孔电连接;
覆盖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中最顶端的金属层的焊垫,所述焊垫与所述最顶端的金属层电连接;
环绕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中最底端的金属层的至少两块边缘金属层,所述边缘金属层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之间以绝缘介质材料填充;各所述边缘金属层彼此间绝缘。
优选地,所述焊垫上设有与外界键合的焊球。
优选地,所述焊垫为铝焊垫。
优选地,所述每一层金属层为正方形,且各金属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优选地,所述边缘金属层呈L型,所述L型的边缘金属层环绕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中最底端的金属层的四个顶角。
优选地,所述堆叠的金属层材料为铜,所述边缘金属层材料为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芯片封装测试链结构,所述测试链结构至少包括:至少两个堆叠测试结构,所述每个堆叠测试结构包括:
堆叠的金属层,包括两层金属层,两层金属层间通过通孔电连;
覆盖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中顶端金属层的焊垫,所述焊垫与所述顶端金属层电连接;
环绕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中底端金属层的至少两块边缘金属层,所述边缘金属层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之间以绝缘介质材料填充;所述每个堆叠测试结构中的边缘金属层通过金属线电连。
优选地,所述各金属层为正方形,且各金属层在垂直方向上图形对准。
优选地,所述边缘金属层呈L型,所述L型的边缘金属层环绕于所述堆叠的金属层中最底端的金属层的四个顶角。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边缘金属层设计成至少两块,使外界的应力更好地传递给绝缘介质层,这种结构的测试结构可以更加灵敏地测试出芯片介质层中的裂缝,并且该测试结构还可以测试通孔与通孔之间、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的漏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一个堆叠测试结构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个堆叠测试结构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芯片封装测试结构中测试通孔与通孔间漏电的结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A 金属层
11A 顶端金属层
12A 底端金属层
2,2A 焊垫
3,3A 边缘金属层
4,4A 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