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被动保护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344.8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霞;徐达;蔡敏;杨慧;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2 | 分类号: | B60R2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被动 保护 系统 安全气囊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保护领域,特别涉及用于一种汽车被动保护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轿车生产技术和科技研究始终处于世界的落后状态,并且长时间面临难以实现自主研发与生产安全气囊系统的尴尬处境。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完全实现自主研发与生产轿车安全气囊控制器的目标,目前国内汽车上安装的安全气囊控制器大多是进口产品。我国对安全气囊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目前已经有十几家生产安全气囊控制器装置的企业,但大多是引进国外的气囊控制器组件和软件进行装配生产的。
据美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轿车安全气囊安装技术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全球发生的轿车碰撞事故中,车内乘客由于头部受到车辆侧面碰撞导致人员死亡的,大约为迎面碰撞致人员死亡的55%左右,因此在轿车侧面安装安全气囊及提高其防护能力,逐渐成为轿车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奔驰,宝马,美国的宾利,别克和凯迪拉克及日本的丰田和本田等国际知名汽车生产厂家掌握了侧面安装安全气囊的技术,而我国对于轿车侧面安装安全气囊,及其他一些安装技术要求较高的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另外,由于国内对汽车安全气囊自主研发受到意识、以及资金等各利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自主研发的安全气囊存在系统运行不稳定,可靠性低,耗能大,通用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被动保护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通过自主研发不仅提高了国产安全气囊的可靠性,还为安全气囊生产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被动保护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包括加速度模块、电源和点火模块、数据标定模块、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接口模块,
加速度模块,用于将检测汽车行驶的加速度值,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电源和点火模块,用于为加速度模块、数据标定模块、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接口模块提供电压;
数据标定模块,用于存储标定好的碰撞数据和加速度数据,且接收加速度模块转换的数字信号,并调用存储的标定好的数据与接收加速度模块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发出比较信息;
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标定模块发出的比较信息,并通过比较信息发出控制信息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测和控制;
通信模块,用于微控制器模块和汽车之间的通信,以及外部设备对微控制器模块与数据标定模块的数据的读取;
接口单元,用于加速度模块、电源和点火模块、数据标定模块、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之间连接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加速度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汽车行驶加速度值的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加速度值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加速度处理芯片以及用于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标定模块包括用于存储标定好的碰撞数据和加速度数据的存储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系统稳定运行,系统体积小巧,集成度高,功耗低,通用性强,可以适应各种小轿车,使得国内从没有研发出安全气囊控制器到完全自主研发出安全气囊控制器,实现了零的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被动保护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2为图1中加速度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图1中数据标定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存在系统运行不稳定,可靠性低,耗能大,通用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被动保护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如图1所示,包括加速度模块、电源和点火模块、数据标定模块、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接口模块,
加速度模块,用于将检测汽车行驶的加速度值,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电源和点火模块,用于为加速度模块、数据标定模块、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接口模块提供电压;
数据标定模块,用于存储标定好的碰撞数据和加速度数据,且接收加速度模块转换的数字信号,并调用存储的标定好的数据与接收加速度模块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发出比较信息;
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标定模块发出的比较信息,并通过比较信息发出控制信息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测和控制;
通信模块,用于微控制器模块和汽车之间的通信,以及外部设备对微控制器模块与数据标定模块的数据的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未经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