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3595.7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林睿;陈国栋;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7 | 分类号: | B62D55/07;B62D55/08;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机器人 移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履带机器人属于智能移动机器人,跨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多学科,是一种集环境感知、数据融合、任务规划、行为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灵活运动的综合化智能化系统,是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
履带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民用领域中的安全监视、反恐、排爆、消防、搜救,到军事领域中洞穴、建筑物勘测、扫雷、破障、生化战剂探测等,人类对于履带机器人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国内移动机器人技术教学还处于一个未普及阶段,对于移动机器人的性能及使用方式不够了解。
国内对于履带机器人的研究较晚,目前应用于民用领域与军事领域中所采用的移动机器人结构较为复杂,拆装不便,成本较高,不利于在教学中使用,无法使得学员准确的掌握履带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具体构造。
而且,传统的履带机器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履带经常性的移动、攀爬等易损坏,维修及更换成本均较高。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实际教学使用的履带机器人,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履带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各机构部件的性能,以提高学生在履带机器人操作使用方面的能力,减少履带使用时的损坏,降低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实际教学使用的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以达到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履带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各机构部件的性能,提高学生在履带机器人操作使用方面的能力,减少履带使用时的损坏,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包括车体、驱动所述车体运行的主动轮系与从动轮系,控制所述车体移动的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收集信号的监测模块,以及为所述车体运行提供电力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外接口模块,所述外接口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主动轮系与所述从动轮系上设置有履带;所述主动轮系与所述从动轮系的履带之间安装有尼龙托辊,所述尼龙托辊固定于所述车体侧面以承载履带。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系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直流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连接轴与主履带轮;所述连接轴外安装有轴承座,所述直流伺服电机外侧还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车体的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主履带轮与所述连接轴间采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系为左右对称设置的2组。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系包括位于所述车体两侧的从履带轮与连接两侧从履带轮的长通轴,所述长通轴与所述从履带轮连接处设置有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将长通轴与从履带轮锁紧固定,所述长通轴上套设有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车体的底盘固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与下位机,所述上位机采用嵌入式工控机。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锂离子电池、DC-DC电源模块与电量采集控制板。
优选的,所述外接口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顶部的电源输出接口电路板、通讯接口电路板以及外设接口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视觉传感器模块、激光传感器模块、超声传感器模块、倾角计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无线音视频传输模块与无线数传模块;所述监测模块通过所述外接口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监测模块分布于所述车体前、后及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可根据监测模块的数据信号控制主动轮系与从动轮系带动车体运行,且能够进行远程传输,具有一定的远程遥控功能,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车体的移动提供电力驱动;通过设置外设接口电路板,诸多常见传感器直接插上即可使用,更容易自主加载外接传感器模块,数据获取简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适应性能强,灵活敏捷,运行平稳,适用于恶劣环境中作业;同时采用分层模块化安装结构,安装拆卸方便;且便于实际教学使用,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的工作原理及各机构部件的性能,提高学生在履带机器人移动平台操作使用方面的能力,此外,通过设置承载履带的尼龙托辊,减少了履带使用时的损坏,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3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钻孔用空心钻杆钻机组
- 下一篇:一种电镀清洗零排放及电镀液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