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52208.3 | 申请日: | 2013-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梁星;朱海鹏;周永亮;程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星 |
| 主分类号: | B62D55/108 | 分类号: | B62D55/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机器人 移动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步深入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履带机器人因其独特的越障能力,倍受人们的青睐。在现代军事和反恐战争中,履带机器人可以执行侦查、巡逻、反恐和排爆等高危险性工作。另外,在一些社区的监察,马路旁测速,履带机器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履带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要在一些坑洼不齐的地面上行走,如果行走过快,会产生强烈振动,致使机器人侧翻,也会使得部分贵重并且易损部件报废,另外,部分履带机器人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解决承受较大负载和缓冲吸振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由机架、两个从动轮、两个主动轮、两条履带、两个电机座、两个电机、六个减振装置和二十四个底轮组成,两个从动轮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前端两侧;两个主动轮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后端两侧;两条履带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两侧;两个电机座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后方;两个电机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机座上;六个减振装置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下方两侧,并分别与机架通过四个凸台相连,减振装置由六个凸台、两个导向杆、两个避震器、连接板、两个角钢和轮架组成,两个导向杆和两个避震器的下端分别与其中两个凸台通过铰链相连,导向杆用于矫正行走方向,防止减振装置发生侧移或者倾斜,两个避震器用于承受负载并吸收振动产生的能量,两个凸台对称安装在连接板上,两个角钢位于连接板下方两侧,轮架位于连接板下方中央,该装置可以实现承受较大负载和缓冲吸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它可以实现承受较大负载和缓冲吸振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底轮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从动轮,3.主动轮,4.履带,5.电机座,6.电机,7.减振装置,701.凸台,702.导向杆,703.避震器,704.连接板,705.角钢,706.轮架,8.底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由机架1、两个从动轮2、两个主动轮3、两条履带4、两个电机座5、两个电机6、六个减振装置7和二十四个底轮8组成,两个从动轮2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1前端两侧;两个主动3轮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1后端两侧;两条履带4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1两侧;两个电机座5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1后方;两个电机6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机座5上;六个减振装置7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1下方两侧,并分别与机架1通过四个701凸台相连,减振装置由六个凸台701、两个导向杆702、两个避震器703、连接板704、两个角钢705和轮架706组成,两个导向杆702和两个避震器703的下端端分别与其中两个凸台701通过铰链相连,导向杆702用于矫正行走方向,防止减振装置7发生侧移或者倾斜,两个避震器703用于承受负载并吸收振动产生的能量,两个凸台701对称安装在连接板704上,两个角钢705位于连接板704下方两侧,轮架706位于连接板704下方中央,该装置可以实现承受较大负载和缓冲吸振的功能。
工作时,首先将机器人主体安装在履带机器人移动基座上的机架上,沿着坑洼地面行走时,通过导向杆来矫正行走方向,防止减振装置发生侧移或者倾斜依靠,通过避震器来实现承受负载和缓冲吸振的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星,未经梁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2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