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装置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8671.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碰撞 保护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碰撞保护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日益普及并逐渐进入家庭。汽车普及率提高,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提高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汽车的前、后部都会安装有保险杠,这种保险杠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无法起到吸能缓冲作用,被撞碎的汽车保险杠也容易对车辆本身、行人等造成伤害。由于汽车驾驶人都是集中精力专注于前方,对后方可能存在的碰撞安全隐患,往往更是疏于防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碰撞保护装置的汽车,具有吸收碰撞能量及缓冲碰撞冲击力的作用,使车内人员和汽车本身得到安全保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车体,汽车车体上装置开关,位于所述汽车车体的尾部设置碰撞保护模块,碰撞保护模块内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与位于汽车车体的控制器实现信号的传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碰撞保护模块内由多个气囊组合形成,气囊与汽车车体的尾部通过铰轴活动连接,使气囊可绕铰轴作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开关启闭碰撞保护模块,利用传感器不断采集信号判断汽车与后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并计算相对距离变小的速率,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方位,在汽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瞬间,气囊不断调整使其处于与障碍物正对的方位并迅速充气展开,形成碰撞缓冲屏障,以降低汽车碰撞时产生的人员伤害及汽车损坏,保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汽车车体1,汽车车体1上装置开关4,位于汽车车体1的尾部设置碰撞保护模块2,所述碰撞保护模块2内由多个气囊201组合形成,图1中气囊201为1个,气囊201与汽车车体1尾部通过铰轴202活动连接,使气囊201可绕铰轴202作旋转运动。位于碰撞保护模块2内设置传感器3,传感器3与位于汽车车体1上的控制器5实现信号间的传递。传感器3可由测量障碍物相对距离、相对移动速度及方位的多个传感器形成的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所示,通过开关4控制碰撞保护模块的开闭,到碰撞保护模块2处于开启状态后,传感器3不断采集信号判断汽车与后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同时计算汽车车体与障碍物相对距离变小的速率,并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方位。当汽车与后方障碍物相对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如高速公路为80~100m,市区道路为3~5m),且相对距离变小的速率超过临界值,碰撞保护模块2内的一个或多个气囊预启动,通过传感器3的不断采集信号及对控制器5的反馈,控制器5控制铰轴202使气囊201的角度不断的调整,使气囊201在充气展开后与障碍物正对。当汽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瞬间,气囊迅速充气并打开,使汽车车体与障碍物之间形成碰撞缓冲屏障,以降低汽车碰撞时产生的人员伤害及汽车损坏,保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根据碰撞保护效果的不同,气囊201的数量及空间位置不同,上述开关控制碰撞保护模块的开闭也可通过采集信号(如车辆形式速度信号)使碰撞保护模块触发,或汽车点火使碰撞保护模块通电的方式实现,上述气囊的打开及充气方式均属已有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利用开关启闭碰撞保护模块,利用传感器不断采集信号判断汽车与后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并计算相对距离变小的速率,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方位,在汽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瞬间,气囊不断调整使其处于与障碍物正对的方位并迅速充气展开,形成碰撞缓冲屏障,以降低汽车碰撞时产生的人员伤害及汽车损坏,保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8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摩托车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洗涤液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