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侧支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937.5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司志明;岳丽姣;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支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侧支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变速箱侧支架大都为布置在车变速器箱体或者离合器壳上,而由于部分紧凑型车辆由于空间限制,选换档软轴无法布置,要实现布置只能牺牲性能或者更改空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侧支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侧支架机构,包括:
四爪支架本体,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向一侧弯折并伸出四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与变速箱侧盖和后盖固定的安装臂;
选档支架和换档支架,所述选档支架和换档支架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所述选档支架和换档支架的顶端设有与选换挡软轴卡接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臂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分别与变速箱侧盖和后盖上的螺栓安装孔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侧支架利用变速器上盖及后盖上的四个螺栓作为支撑点,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其将选换档软轴走向改变,并将选档支架和换档支架所受软轴拉力通过支架本体承受,从而实现了操纵系统的合理布置,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侧支架机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侧支架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侧支架机构使用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选档支架1,换档支架2,卡槽11、21,四爪支架本体3,安装座31,支撑臂32、33、34、35,安装臂321、331、341、351,螺栓孔322、332、342、352,螺栓4、5、6、7,变速器后盖a,变速器侧盖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以下所有附图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业界技能。
如图1、2、3所示,一种变速箱侧支架机构,包括:
四爪支架本体3,其包括安装座31,所述安装座31的两端分别向一侧弯折并伸出四个支撑臂32、33、34、35,所述支撑臂32、33、34、35的端部分别设有与变速箱侧盖b和后盖a固定的安装臂321、331、341、351;
选档支架1和换档支架2,所述选档支架1和换档支架2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31的顶端,所述选档支架1和换档支架2的顶端设有与选换挡软轴卡接的卡槽11、21。
其中,所述安装座31和四个支撑臂32、33、34、35形成的结构空间是为变速箱体上的倒车灯传感器、加油螺栓、里程表传感器预留的空间。所述卡槽11、21的大小大于所述选换挡软轴接头的大小。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臂321、331上设有螺栓孔322、332,所述安装臂341、351上设有螺栓孔342、352,所述螺栓孔322、332与变速箱侧盖螺栓4、5安装孔位置对应,所述螺栓孔342、352与变速箱后盖上的螺栓6、7安装孔位置对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