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9892.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开源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浮力 海洋 新生地 | ||
1.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由许多单块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的拼装组合或叠加组合成浮力海洋新生地,即人工浮力岛或人工浮力半岛。其特征在于;单块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是采用发明专利申请技术的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加工制造的。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707356.4 。
2.根据权利要求书1至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其特征在于;在海洋水下最深处安装的单块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是采用由玻璃钢材料制成的防水渗漏保护外壳的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2],在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2]顶底面设有深长槽[1-A3][1-A5]供安装防水保护层的钢丝绳[10]、及弹性塑胶长条[1-A4]。在单块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的顶部和几个侧面设有供安装销轴孔[1A16][1-A15]、[1-A6][1-A7]这些销轴孔可作为安装时的吊装孔,销轴[1-A20].销轴[1-A21]和[1-A19]采用钢管作为外层内装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如附图1和图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书1至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其特征在于;在一种无外层玻璃钢材料制成的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即安装在中间部位的。在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之中加入空芯空气填料[1-A30]或泡沫塑料块状材料[1-A31]安装在中间层的受力较小部位制成的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是为了节省材料增加浮力。附图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书1至3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 其特征在于;在另一种滑差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B11]中采用工字型的,与[1-A1]构件组合成滑差连接装置。不同区块承重不一造成的应力由滑差连接装置消除,并作为大区块连接装置。[1-A1][1-B11]构件均采用钢板层外壳[1-B12],如图3.所示。在每当安装一层组合型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时在它的上面应该插入销轴[1-19].和[1-20][1-21]然后再盖上另一组平板型[1-39]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然后又在平板型[1-39]构件上再安装起第二层的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A1],每层依此类推地安装组合成大区块浮力平台。在每层之间配上钢丝绳[10]加固。在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的最外边,采用一种滑板防浪浮力混泥土合成材料构件[1-37],因为它在迎浪面上安置采用加厚玻璃钢材料制成[1-36]或增加钢板层外加玻璃钢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书1至4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其特征在于;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的固定连接装置,是采用成千成百根牵引钢丝绳[10]与钢铁锚[1-B1],钢桩[1-B2]固定连接。另外[1-B1]和[1-B2]深埋于[1-32]海床、[1-33]海滩、[1-34]焦石、岛上的[1-35]岩石、以及陆地的[1-36]岩石[1-33]海滩上。牵引钢丝绳[1-A4]埋在从海水平面始至以下深度30M处纵横交错地张开网状式地安装固定。如图6和9.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书1至5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其特征在于;在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中每隔一段距离设有通于水中垂直牵引的钢丝绳[1-A38]与钢铁锚[1-B1]、钢桩[1-B2]固定连接。另一端是采用卷杨机绞车[1-B8]固定连接。在整个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的水底面,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水下监控探头装置[1S16].。以及配备无人驾驶微小武装巡逻潜水艇[1S18].巡逻。如图6和图9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书1至6所述的一种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其特征在于;采用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制作成可供大型飞机起降的固定机场[F1],或采用由众多小鱼船[F23]带动组合型浮力海洋新生地制作成的机场在海洋中漂流移动的飞机场[F2]。这种漂流移动的机场的动力可采由众多台火车内燃机机车龙头为动力装置[F22]。或直接设计一整套专用的动力装置[F23]。这种漂流移动的机场是公海上的海空军军事基地[F25],也是我国开辟公海上的鱼业基地[F26]和海上的旅游基地[F27]。各国航空公司跨海飞行的中途加油基地。如图6和图1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开源,未经刘开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8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