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环己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1645.X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承;欧颖缥;欧阳文兵;司家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403 | 分类号: | C07C49/403;C07C45/00;B01J23/52;B01J23/44;B01J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4100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环己酮 方法 | ||
1.一种制备环己酮的方法,包括:
采用钯催化剂PdTiO2/多孔材料,以苯酚为原料进行一步选择催化加氢反应以制备环己酮;催化剂的用量占苯酚质量的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TiO2/多孔材料催化剂包括:
1)以纳米TiO2改性修饰的多孔材料为复合载体;
2)以Pd纳米颗粒为活性组分;
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复合载体上的TiO2存在金属与载体的强相互作用,形成PdTiO2结构,如此形成所述催化剂的结构PdTiO2/多孔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还包括除Pd以外的其他过渡金属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纳米颗粒为活性组分;
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复合载体上的TiO2存在金属与载体的强相互作用,形成Pd-MTiO2结构,如此形成所述催化剂的结构Pd-MTiO2/多孔材料复合载体催化剂,其中M选自除Pd以外的过渡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TiO2以单层或多层分散状态负载于所述多孔材料外表面及孔道内表面形成的TiO2/多孔材料复合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10nm,优选1-5nm,所述TiO2的粒径为1-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i)用硝酸溶液对多孔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多孔材料;
ii)将TiO2负载于步骤i)得到的改性多孔材料上,得到TiO2/多孔材料复合载体材料;
iii)将步骤ii)得到的TiO2/多孔材料复合载体材料分散到含Pd的溶液中隔光搅拌,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过滤、干燥得到所述PdTiO2/多孔材料;或者将步骤ii)得到的TiO2/多孔材料复合载体材料分散到含Pd的溶液中隔光搅拌,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过滤、干燥得到所述PdTiO2/多孔材料,然后将所述PdTiO2/多孔材料分散到含M的溶液中隔光搅拌,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过滤、干燥得到所述Pd-MTiO2/多孔材料;或者将步骤ii)得到的TiO2/多孔材料复合载体材料分散到含Pd和M的溶液中隔光搅拌,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过滤、干燥得到所述Pd-MTiO2/多孔材料;其中,所述M选自Au、Pt、Ir、Fe、Co、Ni和Mn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120℃,反应时间为1-6小时,反应压力为0.5-2.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中还包括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其中苯酚与所述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1-6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选择催化加氢反应与膜穿流过滤分离法耦合;纳米钯催化剂PdTiO2/多孔材料颗粒为1-30mm,膜穿流过滤分离压力为0.15-0.8M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穿流过滤分离法包括:使用无机金属膜过滤装置过滤反应产物中的固体颗粒,所述无机金属膜过滤装置的微孔尺寸能阻止颗粒直径最小的催化剂固体颗粒残留物通过,且所述无机金属膜过滤装置的穿流过滤的截流率为100%,通量为每小时每平方米600-2500升;优选所述无机金属膜的微孔直径为0.5-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16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滴输液止逆装置
- 下一篇:医用输液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