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混光的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7278.6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威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混光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尤其是一种采用多个具有不同发光波长的发光二极管晶粒进行混光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采用半导体发光元件制作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其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等优点,从而可作为光源而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可参见Jos印h Bielecki等人在23rd IEEE SEMI-THERMSymposium中的Thermal Considerations for LED Components in an Automotive Lamp^^文。
为满足各种环境的不同照明需求,通常采用混光机制获得预定颜色的光。例如,常见的发光二极管产生白光的机制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采用蓝色发光二极管晶粒产生蓝光,再配合使用黄色荧光粉,通过所述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发光,进而混光形成白光;2.采用紫外发光二极管晶粒产生紫外光,再配合使用红、绿、蓝三色荧光粉,通过所述紫外光激发红、绿、蓝荧光粉发光,进而混光形成白光;3.采用蓝色、绿色、红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产生蓝光、绿光、红光,三种颜色的光进而混成白光。
然而,采用上述第三种方法产生白光时,由于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不可能同时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的中心位置,从而各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不能充分混合,其具有混光不均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不可能同时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的中心位置,从而各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不能充分混合,其存在混光不均匀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混光的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以及封装体,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通过覆晶封装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混光装置,所述混光装置环绕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所述封装体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包覆所述混光装置及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所述混光装置由透光材料环氧树脂制成,且所述混光装置内掺杂有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的折射率位于1.1至2.4之间。
优选地,所述混光装置包括朝向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的内壁,以及与所述内壁相对设置且远离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外壁,其中所述外壁上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内壁为阶梯状表面,具有单一曲率半径的曲面,或者由多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相连而成的几何面。
优选地,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为红光发光二极管晶粒、绿光发光二极管晶粒及蓝光发光二极管晶粒。
优选地,所述散射粒子的折射率与所述混光装置的折射率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光二极管将混光装置环绕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并在混光装置实体内部掺杂有散射粒子,该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发出光线可入射至混光装置实体内部并被散射粒子散射,该散射粒子可破坏各发光二极管晶粒所发出光线的方向性,从而使得来自各发光二极管晶粒的光线在封装体内部充分混光,从而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光装置内壁为具有单一曲率半径的曲面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光装置内壁为由多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相连而成的几何面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基板11用于承载混光装置12及发光二极管晶粒13。该基板11上设置有电路层110。该基板11可为玻璃纤维板(FR4)、金属核心印刷电路板(Metal Core PCB,MCPCB)、陶瓷基底(Ceramic Substrate)、硅基板(Silicon Substrate)、P甸瓷铝基板(Ceramic Aluminum Substra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威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威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传感器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