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盘鼓组合界面弯曲刚度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3557.5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秦朝烨;褚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转子 组合 界面 弯曲 刚度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确定组合界面刚度的结构力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盘鼓组合界面弯曲刚度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中,盘鼓式转子由轮盘、鼓筒和轴组成,各级轮盘和鼓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组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某型航空发动机风扇段盘鼓式转子由一级轮盘1、一级鼓筒2、二级轮盘3、二级鼓筒5、三级轮盘6组成,一级鼓筒2、二级鼓筒5为薄壁短圆柱壳结构,连接一级轮盘1、二级轮盘3、三级轮盘6,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一级轮盘1与一级鼓筒2之间通过焊接组合在一起,二级轮盘3、二级鼓筒5、三级轮盘6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在一起。螺栓连接的存在会导致盘鼓组合界面刚度降低,而且组合界面刚度值会随着载荷和工况的改变而变化,在盘鼓式转子中引入局部非线性,改变转子系统的涡动特性和振动响应,甚至诱发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影响航空发动机整机性能。因此,计算航空发动机转子盘鼓组合界面刚度,建立盘鼓组合界面刚度与结构参数、预紧力及外载荷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8年,文献【顾家柳,夏松波,张文.转子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振动工程学报,1988,1(2):63-70.】就指出连接结构的存在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变得复杂,应该开展深入研究。然而,有关转子螺栓连接结构非线性连接特性及其对转子系统动特性影响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现有的转子盘鼓组合界面刚度值的计算,均通过实验测量或有限元分析结果曲线拟合得到,未发现有航空发动机转子盘鼓组合界面弯曲刚度的解析计算方法。采用实验测量和有限元分析确定组合界面弯曲刚度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且只能得到某一组特定参数下的刚度值,无法反映结构参数和载荷条件对盘鼓组合界面刚度的影响规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盘鼓组合界面弯曲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加弯矩等效;
2)对鼓筒受力进行分析;
3)运用弹性变形理论,推导鼓筒连接环在弯矩作用下的偏转角解析表达式;
4)基于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偏转角ψ1表达式中待定参数的值;
5)由鼓筒连接环偏转角推导盘鼓组合界面相对转角,进一步得到盘鼓组合界面弯曲刚度的解析表达式。
所述步骤1)中,将外加弯矩等效为沿圆周方向按余弦规律分布的轴向力;以弯矩作用平面为起始平面,按盘鼓组合界面上连接螺栓个数,将鼓筒沿圆周方向分为若干基本扇区,每个扇区包含一个螺栓孔,各基本扇区的顺序编号为1,2,…,i,…,近似认为基本扇区上的等效轴向力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步骤1)中与外加弯矩等效的轴向力的表达式为:
Fe=F0cosφ;
其中,Fe为沿组合界面周向按余弦分布的轴向力,φ为Fe作用点与F0作用点所夹圆心角,为单位弧长上的最大轴向力,M为外加弯矩,Rs为鼓筒柱壳的中面半径。
所述步骤2)中,将鼓筒分为连接环和圆柱壳两部分,将圆柱壳视为连接环的约束,通过连接环截面上的和约束连接环的变形,其中为柱壳和连接环截面上的轴向力,为柱壳和连接环截面上的切向力,为柱壳和连接环截面上的弯矩。
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21)取与弯矩作用平面夹角为φ的第i个基本扇区进行受力分析,对鼓筒底部连接环取分离体,单位弧长上外载荷对连接环內缘的合力矩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分齿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CFD的阀门当量长度计算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