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0211.2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J.M.哈特;D.A.威尔顿;E.W.梅勒;E.I.伍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2 | 分类号: | F16D13/62;F16D48/00;F16H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成城;杨炯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离合器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多速变速器,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用作多个扭矩传递装置之一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该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与本公开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典型的多速变速器使用摩擦离合器、行星齿轮布置和固定互连件的组合来实现多个传动比。摩擦离合器通常包括多个盘片,所述盘片彼此接合以传递扭矩。当离合器脱离时,盘片摩擦离合器通常紧贴地间隔开并且在盘片之间可能具有阻滞力。盘片摩擦离合器中的阻滞力增加旋转损失并且降低变速器的效率。带式离合器是盘片离合器的替代形式,但是供安装该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外壳或离合器壳通常由铝或具有不期望的应力集中容限的某种其他材料制成。对于新式和改进变速器构造的需要实质上是持续不断的,所述变速器构造展现改进的性能和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包括具有改进的效率和性能的离合器的多速变速器。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具有壳体、多个行星齿轮组、结构化构件、链轮构件、环形鼓、带和致动器。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所述锚定部限定锚定孔,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所述环形鼓邻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之一。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之一的构件。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部中,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是双重缠绕的带式离合器带。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化构件由铸铁制成,并且所述锚定部和致动器部与所述结构化构件整体地形成。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带的锚定部是销。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鼓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是大致筒形形状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化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支撑所述链轮构件并且包围所述鼓的第一部分,所述结构化构件的第二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鼓的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鼓和所述结构化构件之间的旋转轴承。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输入构件、输出构件、第一至第五互连构件、以及第一至第六扭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所述第四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所述第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所述环形鼓、所述带和所述致动器形成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其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结构化构件互连。所述第六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