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8869.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领;吴国杰;王桂才;金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源春肉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06 | 分类号: | A23B4/06;A23B4/20;A23B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冷鲜肉保鲜的方法,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肉分为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其中热鲜肉是指刚刚屠宰后的肉,冷鲜肉是指热鲜肉经过低温0—4℃冷却一段时间后的肉,冷冻肉是指经过冷冻保鲜的肉。
营养学家认为生猪宰杀后体内有一种酶,如立即食用,其营养价值反而不如先冷却后食用,冷却使得酶失去活性,实现排酸的过程,猪肉质地变的柔软有香味,口感好,有利于人体吸收。而冷冻肉在冷冻过程中营养会流失,也不如冷鲜肉好。
冷鲜肉的储存和保鲜的办法通常有真空包装、充氮包装和复合气调包装等几种包装保鲜形式。其中真空和充氮包装都会使得肉变成淡紫色,肉质不是非常新鲜,因此,目前冷鲜肉的保鲜所采用的都是复合气调包装的办法。
目前,复合气调包装冷鲜肉的保鲜方法存在缺陷,复合气体由O2(氧气)和CO2(二氧化碳)以及N2(氮气)组成,由于存在大量的O2,虽然使得肉的颜色保持鲜红,但是非常容易滋生细菌,保存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冷鲜肉的保存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延长肉的保鲜时间,并保持肉的鲜红。
技术方案: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刚刚屠宰的猪肉放置在0-4℃的环境中冷却12-48小时,形成冷鲜肉;
第二步:给所述冷鲜肉表面涂抹保鲜液;
第三步:将所述冷鲜肉气调包装,所述气调包装所用气调保护气为40%—50%体积的CO2、1%-11%体积的CO和59%-39%体积的N2。
所述第一步是为了降低热鲜肉中的酶活性,实现排酸的过程,使之成为冷鲜肉,所述第二步是为了使肉的保鲜时间更长,抑制细菌滋生,所述保鲜液可以为普通的肉类保鲜液,例如蜂蜜,糖类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冷却时间为24小时,所述第二步中使用的保鲜液为0.25%体积的壳聚糖、1%体积的乳酸钠、1%体积的乳酸和250mg/kgNisin(乳酸链球菌素)。
24小时的冷却时间可以保证肉的排酸以及营养价值以及成本的最优,使用上述保鲜液保鲜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气调保护气为50%体积的CO2、1%体积的CO和49%体积的N2。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用新的气调保护气体,所述气调保护气体中不存在O2,所以肉类不容易滋生细菌,保鲜时间更长,而且在CO的作用下,肉类的颜色仍然保持鲜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刚刚屠宰的猪肉放置在0℃的环境中冷却12小时,形成冷鲜肉;
第二步:给所述冷鲜肉表面涂抹保鲜液,所述保鲜液为蜂蜜;
第三步:将所述冷鲜肉气调包装,所述气调包装所用气调保护气为40%体积的CO2、1%体积的CO和59%体积的N2。
实施例二
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刚刚屠宰的猪肉放置在2℃的环境中冷却24小时,形成冷鲜肉;
第二步:给所述冷鲜肉表面涂抹保鲜液,所述保鲜液为0.25%体积的壳聚糖、1%体积的乳酸钠、1%体积的乳酸和250mg/kgNisin;
第三步:将所述冷鲜肉气调包装,所述气调包装所用气调保护气为45%体积的CO2、10%体积的CO和45%体积的N2。
实施例三
一种肉类保鲜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刚刚屠宰的猪肉放置在4℃的环境中冷却48小时,形成冷鲜肉;
第二步:给所述冷鲜肉表面涂抹保鲜液,所述保鲜液为0.25%体积的壳聚糖、1%体积的乳酸钠、1%体积的乳酸和250mg/kgNisin;
第三步:将所述冷鲜肉气调包装,所述气调包装所用气调保护气为50%体积的CO2、1%体积的CO和49%体积的N2。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源春肉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源春肉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8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