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转动两移动四自由度并联激振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2455.1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石;何勇;苏士如;邵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移动 自由度 并联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机构,特别是一种并联激振平台。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品出厂前一般要通过动力学环境的检验。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经常在实验室中模拟产品的工作环境,通常要进行平稳、各态历经的振动试验,实验室进行振动试验一般通过振动台完成。到目前为止,市场上的振动平台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一维振动平台和多维振动平台。一维振动平台主要应用于精密小零件的测试,其以低频率、大负载、价格低廉而适用于实验室中做垂直和水平振动。然而在自然界和工程中,大量的振动现象都是随机产生的,由于随机振动的数据是不确定的,不可估的,因此人们很难用多个一维振动平台模拟正确的振动规律。多维激振平台便可以模拟刚体在空间的任意运动状态,能很好的模拟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六自由度并联激振平台,其中Stewart机构运用的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运用场合不需要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如果使用六自由度机构,便会造成多方面的浪费。空间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相对于传统的六自由度并联平台而言,具有驱动元件少,结构简单,工作空间大,设计制造和控制成本都相对较低的特点。但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极不平衡,其中二、三自由度的并联机构比较成熟,而四、五自由度的并联机构研究较复杂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并联机构的发展和应用,但其需求却非常大,因而对于这方面的机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1387977A提出了一种能实现两转两移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它也是由几组移动副作为驱动,具有传动效率高、刚度好、受力性能好等特点,其不足之处在于,驱动分支过多,结构较为复杂,安装维护不方便。中国专利CN102240911提出了一种非完全对称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结构较为紧凑,分支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每条分支受力不均,受力性能不好。中国专利CN201573026U提出了一种对称布置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该机构结构紧凑、刚度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它的驱动器安置在分支上,使得分支的质量增大,机构的动态响应特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响应速度快、便于制造和安装两转动两移动四自由度并联激振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主要包括动平台、定平台以及连接这两个平台的五条分支,均匀分布在平台周围的四条分支为结构相同的驱动分支,中间分支为约束分支。四条驱动分支的结构均为PSS结构,即每条驱动分支都是由移动副滑块、第一球副、连杆和第二球副所构成。每条驱动分支中,线性模组固定在定平台上,滑块通过移动副与线性模组连接,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球副与滑块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球副与动平台连接,四条驱动分支分别由四个线性模组进行驱动。中间约束分支为PPU结构,即约束分支由导轨、第一移动副、下连杆、第二移动副、和上连杆,万向铰所构成。其中导轨固定在定平台上,下连杆一端通过第一移动副与上述导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二移动副与上连杆的一端连接,该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铰与动平台连接。上述驱动分支中的四个线性模组,对称分布在定平台矩形的对角线上,其移动副的轴线与矩形的对角线重合。该驱动分支的第二球副在动平台上成等腰梯形分布,驱动分支一与驱动分支四的第二球副中心连线为梯形的上底边,驱动分支二与驱动分支三的第二球副中心连线为梯形的下底边。中间约束分支的万向铰安置在动平台的几何中心,其第一移动副轴线与动平台梯形的上下底边平行。通过线性模组驱动四个驱动分支的滑块,可以让动平台实现绕X轴和Y轴的转动,以及沿Y轴和Z轴的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在空间上能够实现二维独立的转动自由度和二维独立的移动自由度,运动之间没有耦合性,便于机构的分析与控制。
2、机构构型简单,没有复杂的零部件,安装位置也较为规整,便于机构的制造与维护。
3、由于本发明采取线性模组作为驱动器,并且将其全部布置在定平台上,使其在运动空间内性能稳定,并且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
4、四自由度并联机构,能满足许多实际工作的需求,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