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4940.X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苏会波;林海龙;罗虎;周勇;卢宗梅;彭超;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48 | 分类号: | C12P7/48;C12R1/6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张苗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制备 柠檬酸 方法 | ||
1.一种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柠檬酸发酵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以生成柠檬酸,所述发酵过程包括菌种生长阶段和菌种产酸阶段,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0-38℃,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2-42℃,且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低于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所述发酵菌种为黑曲霉;所述菌种生长阶段是指将柠檬酸发酵菌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开始至柠檬酸的生成速率达到2g/L/h时的发酵时间段,所述菌种产酸阶段是指柠檬酸的生成速率大于2g/L/h时至发酵结束时的发酵时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2-36℃,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4-3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比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低0.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菌种生长阶段的发酵温度比在菌种产酸阶段的发酵温度低2-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黑曲霉为黑曲霉野生菌株和黑曲霉突变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黑曲霉突变株为Co827、Co860、T01、γ-144和γ-144-131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每毫升发酵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发酵菌种的接种量为3.5×104-2.5×105个孢子;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包括:通气量为0.1-1体积:(体积·分钟),压力为0.01-0.1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淀粉质原料酶解清液和淀粉质原料酶解残渣,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淀粉质原料酶解清液,淀粉质原料酶解残渣的含量为0.5-2重量份;淀粉质原料经酶解并固液分离后得到的上清液为所述淀粉质原料酶解清液,得到的固体残渣为所述淀粉质原料酶解残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还含有外源性碳源、外源性氮源、外源性无机盐和外源性生物素;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淀粉质原料酶解清液,所述外源性碳源的含量为0.01-0.1重量份、所述外源性氮源的含量为0.01-0.1重量份、所述外源性无机盐的含量为0.01-0.1重量份、所述外源性生物素的含量为0.1×10-4-1×10-4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源性碳源由甜菜糖蜜、甘蔗糖蜜和玉米浆中的一种或多种提供;所述外源性氮源由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磷酸铵、硝酸铵、液氨、氨水、玉米浆、谷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提供;所述外源性无机盐由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锰、氯化钾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9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