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216.5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富榆;许毅中;徐国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许多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移动电话)已广泛地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
触控面板的遮蔽层具有遮蔽周边组件之功用,让用户不会察觉到周边组件的存在。此外,遮蔽层随着实际搭配的电子产品的设计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来设计。然而可以了解的是,遮蔽层往往需要一定的厚度才能达到遮蔽的效果,但遮蔽层太厚所形成的高度则又将导致感应电极层在延伸至遮蔽层上时无法顺利爬坡上遮蔽层而形成断路。因此,遮蔽层的设计在整个制作触控面板的过程中是影响良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必要加以设计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触控面板的遮蔽层结构进行改良,使触控面板的遮蔽层不会因颜色设计需求的改变而影响遮蔽效果,并且同样得以让感应电极层顺利延伸至遮蔽层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遮蔽层,设置于一基板之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一第二遮蔽层,设置于该第一遮蔽层上,并且具有一导通孔;一感应电极层,设置于该基板之表面的另一部分区域上,并进一步延伸设置于该第一遮蔽层及该第二遮蔽层之间,其中部分的该感应电极层被该导通孔暴露;以及一导电填充层,设置于该导通孔中,并且电性连接该感应电极层。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第一遮蔽层于一基板之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形成一感应电极层于该基板之表面的另一部分区域上,并延伸形成于该第一遮蔽层上;在该第一遮蔽层的形成区域内,形成一具一导通孔的第二遮蔽层于该第一遮蔽层及该感应电极层上,其中该导通孔暴露部分的该感应电极层;以及形成一导电填充层于该导通孔中,用以电性连接该感应电极层。
藉由上述设计,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遮蔽层除了可提供遮蔽效果之外,更可满足遮蔽层颜色多样化的要求,此外,本发明亦可避免感应电极层在延伸至遮蔽层上时出现断路的问题,整体而言,有效地增加触控面板的良率。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2藉由触控面板的各个制造阶段的剖面图来显示图1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图3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4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5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6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之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连性。再者,当述及一第一材料层位于一第二材料层上或之上时,包括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直接接触或间隔有一或更多其他材料层之情形。在图式中,实施例之形状或是厚度可能扩大,以简化或是突显其特征。此外,图中未绘示或描述之组件,可为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的任意形式。
请参见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100被定义有相对的一感应区100A及一周边区100B,在实际设计上,周边区100B可例如是位于感应区100A的至少一侧边,以构成相对位置关系。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一第一遮蔽层120、一感应电极层130、一第二遮蔽层140及一导电填充层160。其中,基板110之材料例如为玻璃、石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并且本实施例的基板110更可进一步经过强化制程来加强硬度,实际上除了用来承载感应电极层130、第一遮蔽层120等部件之外,更是提供保护感应电极层130之作用。
第一遮蔽层120设置于基板110之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更具体来讲,本实施例的第一遮蔽层120的设置区域是用来定义出前述触控面板100的周边区100B,并让第一遮蔽层120的设置区域以外的区域相对定义为触控面板100的感应区100A。第二遮蔽层140设置于第一遮蔽层120上,并且具有一导通孔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