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系统中实现对滤纸以指定速度稳定输送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9776.4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肖骐雨;姚彬;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系统 实现 滤纸 指定 速度 稳定 输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数控系统控制滤纸输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数控系统中实现对滤纸以指定速度稳定输送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数控系统中的滤纸输送使用,都是通过人工操作的。这种方法的一个弊端就是,工作效率低,耗费人力,提高了生产成本。
而如果要形成滤纸输送自动化,首先要能够接收响应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传感信号;其次,要能够在界面设置相关参数;然后,还要能实时保存必要的状态信息;最后,还要将稳定的速度V转化为实时的角速度ω。
我们能够控制的是发给电机的脉冲数,单位时间的脉冲数和一次运动要发送的总脉冲数,以此来实现滤纸一次运动的长度和滤纸运动的速度。
脉冲数可以转化为主动轮转动的角度,还可以计算出实时角速度。它们与滤纸运动速度和滤纸一次运动的长度存在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实时半径。
而实时半径随着滤纸的增加而增加,是不固定的实时变化的值,只有能够跟踪实时半径的变化来实时控制主动轮的角速度,才能达到自动化控制滤纸输送的目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法来实时计算出它们的比例关系即实时半径,实现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跟踪实时半径的变化来实时控制主动轮的角速度、生产过程中滤纸以指定速度稳定输送、通过保存机制避免断电丢失数据、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数控系统中实现对滤纸以指定速度稳定输送控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控系统中实现对滤纸以指定速度稳定输送控制的方法具有如下构成:
该数控系统中实现对滤纸以指定速度稳定输送控制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数控系统获取用户设置的参数并保存;
(2)所述的数控系统接收到开启滤纸输送的信号;
(3)所述的数控系统预先计算滤纸使用后可达到的厚度;
(4)所述的数控系统将滤纸输送线速度转化为滤纸输送主动轮的实时角速度和此次主动轮需转动的弧度;
(5)所述的数控系统根据所述的主动轮的实时角速度和此次主动轮需转动的弧度向滤纸输送的驱动电机发送控制信号。
较佳地,所述的数控系统获取用户设置的参数,具体为:
所述的数控系统获取用户设置的滤纸输送主动轮的半径、滤纸初始厚度、滤纸每次输送长度、和滤纸输送线速度的值。
更佳地,所述的数控系统预先计算滤纸使用后可达到的厚度,包括以下步骤:
(31)所述的数控系统先控制输送一段较长的测试滤纸;
(32)所述的数控系统记录所述的测试滤纸使用后的平均滤纸厚度并计算所述的测试滤纸使用后和使用前平均厚度的比值;
(33)所述的数控系统计算使用后滤纸的厚度,使用后滤纸的厚度满足以下公式:
h=h0×k;
其中,h为使用后滤纸的厚度,h0为滤纸初始厚度,k为使用后的测试滤纸厚度与测试滤纸初始厚度的比值。
更佳地,所述的数控系统将滤纸输送线速度转化为滤纸输送主动轮的实时角速度和此次主动轮需转动的弧度,包括以下步骤:
(41)所述的数控系统计算滤纸在所述的主动轮上运动的实时半径;
(42)所述的数控系统根据所述的实时半径将所述的滤纸输送线速度转化为所述的主动轮的实时角速度和此次主动轮需转动的弧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数控系统计算滤纸在所述的主动轮上运动的实时半径,具体为:
(411)所述的数控系统按照如下公式计算主动轮上第N圈的滤纸半径和主动轮上第N圈的滤纸长度:
RN=R0+(N–0.5)×h;
LN=π×RN;
其中,RN为滤纸在所述的主动轮上第N圈的滤纸半径,R0为所述的主动轮的半径,h为使用后滤纸可达到的厚度;
(412)所述的数控系统中将滤纸实时使用的总长度逐次减去主动轮上第一层开始的每层的滤纸长度LN,直至差值小于或等于0,此时的层数确定为主动轮上实时的滤纸层数,所述的滤纸实时使用的总长度满足以下公式:
L=n×L0;
其中,L为所述的滤纸实时使用的总长度,n为所述的数控系统内部记录的滤纸使用的次数,L0为滤纸每次输送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后置程序逆向建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抓斗数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