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6962.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撰;陈家洛;陈立人;余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灿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节能、环保、低碳的新型发光材料,与传统照明相比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LED要在照明领域完全替代其他光源,还需要解决如:光效不理想,成本过高,降低芯片发热量,提高LED使用寿命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全部都受到LED量子效率的制约。早期LED发展集中在提高其内部量子效率上,主要采用如下方法:通过提高垒晶的质量及改变垒晶的结构,使电能不易转换成热能,进而间接提高LED的发光效率,从而可获得70%左右的理论内部量子效率,但是这样的内部量子效率几乎已经接近理论上的极限。
而芯片的光取出效率指的是组件内部产生的光子,在经过组件本身的吸收、折射、反射后,实际在组件外部可测量到的光子数目。从而可知,影响取出效率的因素还包括LED芯片材料本身的吸收、芯片的几何结构、芯片所使用的材料的折射率差及组件结构的光散射特性等。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LED芯片的光取出效率,在以往的LED技术改进中,针对以上所述几点因素做了不同的改进。如芯片几何结构的优化设计有表面粗化、ITO(IndiumTin Oxide(In2O3+SnO2))粗化、倒装芯片、垂直结构、光子晶体等等。
参图1所示,普通的GaN(氮化镓)基LED均采用蓝宝石作为衬底材料,在其上分别生长N型掺杂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掺杂半导体层等等层叠结构,形成LED晶圆。LED晶圆经过芯片工艺制作透明导电层、蚀刻出N型半导体台面、金属电极形成LED芯片。后续经过晶圆减薄、切割即可完成从外延到芯片的整个制作流程。
参图2所示,通常在LED芯片中,N型半导体台面距表面P型半导体的高度与金属电极的高度相当,也就是N型金属电极要高于发光层。靠近N电极区的发光层发出的光线将有很大一部分射向N电极。而大部分的金属电极材质为金,其对可见光的反射率低于40%,大部分光线将会被其吸收,降低了芯片的外量子效率,不利于侧面出光。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LED芯片光取出效率的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包括衬底以及依次位于衬底上的N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为台阶状设置,N型半导体层包括第一台面及第二台面,第一台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台面的高度,所述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位于第二台面上,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第一台面上设有与N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的N电极,P型半导体层上设有与P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的P电极,所述N电极和第二台面之间的第一台面上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顶部的水平高度不低于多量子阱发光层顶部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台面在与N电极对应位置的其余外侧也设有导光柱,导光柱环绕于第二台面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柱为连续导光柱或间隔导光柱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隔导光柱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圆柱形、圆台形、三角锥型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连续导光柱的截面为矩形、等腰梯形、或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柱底部宽度为3~10μ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导光柱的材料为GaN、GaAs、InP、或InGaAsP。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底和N型半导体层之间包括非有意掺杂半导体层,非有意掺杂半导体层的材料为GaN、GaAs、InP、或InGaAsP。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通过侧面相连,所述侧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8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还包括透明导电层,所述P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
相应地,一种LED芯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衬底,在衬底上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构成LED晶圆;
S2、在LED晶圆上涂覆光刻胶并进行光刻,光刻后在P型半导体层、导光柱区域留下光刻胶;
S3、以LED晶圆上的光刻胶作为掩膜进行ICP蚀刻,蚀刻至N型半导体层产生第一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灿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聚灿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管贴标机
- 下一篇: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