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甾醇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32851.1 申请日: 2013-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3404854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潘丽军;廖珺;姜绍通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23P1/04
代理公司: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代理人: 金惠贞
地址: 23000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甾醇酯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油脂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甾醇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甾醇酯是由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酯化制得的,由于植物甾醇的主要组成成分为β-谷甾醇、豆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所以甾醇酯主要由β-谷甾醇酯、豆甾醇酯、菜籽甾醇酯和菜油甾醇酯组成。甾醇酯能被人体吸收转化为甾醇和脂肪酸,其比游离植物甾醇具有更佳的降胆固醇效果。现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在食品、药品等领域不断地被开发利用。目前,植物甾醇酯主要以桶的形式运输储藏,由于植物甾醇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从而降低了产品品质,并且其不溶于水,难以与水溶性物质混溶,难以均匀地添加于食品、饮料中,可利用性较低。植物甾醇酯这些自身的局限,极大地制约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在一种微型胶囊内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囊膜的技术。微胶囊技术有如下优点:保护芯材,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能使不相容成分均匀地混合;隔离活性成分,保持芯材原有性质,减少组分的营养损失,延长贮藏期;改变物理性状,方便运输,扩展使用范围;修饰、掩盖芯材的不良气味、色泽等。

微胶囊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喷雾干燥法因其时间短,成本低,工艺简单,适合连续自动化大生产,所以应用最为广泛,是目前商业生产和应用的主要方法。喷雾干燥法最适用于亲油性物料的微胶囊化,芯材的亲油性越强,包埋效果越好。微胶囊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壁材的筛选、乳化及喷雾干燥工艺,由于条件不同,制得的微胶囊产品品质也不同。

国内外目前对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化的研究报道很少,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化的应用开发研究还处于刚刚开始起步和探索阶段。油状的植物甾醇酯在饮料、牛奶等液体食品中的应用仍受到了极大地限制。迄今为止,植物甾醇酯微胶囊还没有大规模地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其产业化和市场应用还不成熟。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植物甾醇酯的氧化稳定性,改善产品品质,便于运输贮藏,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甾醇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1).水相壁材溶液的配制:

取阿拉伯胶溶解在温度60℃去离子水中,加入麦芽糊精溶解,在温度60℃条件下水浴静置30min,再加入蔗糖酯混合均匀,制成水相壁材溶液;水相壁材溶液中阿拉伯胶的质量分数为4.13%~14.37%,麦芽糊精的质量分数为3.44%~12.93%,蔗糖酯的质量分数为0.8%~1.87%;

(2).油相芯材溶液的配制:

在植物甾醇酯中加入单甘酯,混合均匀,制成油相芯材溶液;油相芯材溶液中植物甾醇酯的质量分数为10.33%~21.56%,单甘酯的质量分数为0.2%~0.47%;

(3).超声波辅助混合:

将水相壁材溶液与油相芯材溶液在温度60℃的水浴条件下混匀,超声波辅助搅拌5min,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油相芯材溶液和水相壁材溶液的质量比为1:0.5~1:3;

(4).高剪切乳化:

在高剪切乳化机中对混合溶液进行乳化,剪切转速为10000r/min,时间为5min,得到乳化液;

(5).高压均质:

将乳化液用高压均质机在压力为20MPa~40MPa条件下,均质2~4次;

(6).喷雾干燥:

将均质后的乳化液在温度175℃~195℃的进风温度、温度60℃的进料温度、4.5ml/min~7.5ml/min的进料泵速、350L/h~400L/h的空气流量条件下喷雾干燥;

(7).筛分:

将喷雾干燥制得的粉末过100目筛,即得植物甾醇酯微胶囊,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大小均一,具有微甜清香味,包埋率大于94%,溶解度大于95%。

所述麦芽糊精中还原糖(以葡萄糖计)占糖浆干物质的百分比值为15~20,所述蔗糖酯的亲水疏水平衡值(HLB)为15。

所述单甘酯的亲水疏水平衡值(HLB)为3.8,所述植物甾醇酯中含有β-谷甾醇酯、豆甾醇酯、菜籽甾醇酯和菜油甾醇酯,β-谷甾醇酯、豆甾醇酯、菜籽甾醇酯和菜油甾醇酯的总含量大于98%。

本发明用水溶性的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单甘酯和蔗糖酯作为乳化剂,将植物甾醇酯包裹起来,通过喷雾干燥制成密封囊膜的水溶性微小粒子,对植物甾醇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植物甾醇酯相比,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植物甾醇酯功能性成分的活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便于运输贮藏,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